“暹罗两百万人口,估摸能有十万精锐。”
“若像东吁莽白一样穷兵极武,未尝不能有二十万大军。”
朱慈煊斜躺在椅子上:“既然上天给你指示,孤也不想让暹罗丰饶之地燃起战火,亏缺前线将士的粮秣。”
“潘璜和华尔康,都赞同你为暹罗新王,孤善于纳谏,就许你国王之位。”
帕碧罗阇当即跪下,以神佛发誓。
和东吁的阿达蕴如出一辙。
朱慈煊面无表情的听完其的宣誓,手指点了点帕碧罗阇:“你说暹罗各地贵族土司都不满纳莱王。”
“除去他们外,纳莱还有多少可以调动直接命令的军队?”
帕碧罗阇不迭起身,俯首介绍暹罗的情况。
暹罗国内本身相较洪沙瓦底还要复杂些。
后者不过是孟族、洪沙族、掸族三大族。
暹罗虽以川陕南迁的泰族为主体,但并不拒绝其他族群的融合。
泰字本身就是人和自由的意思,意为摆脱真腊人控制,从其手中独立。
暹罗并不叫暹罗,而是暹罗斛国。
纯是大明太祖皇帝偷懒少写了个字,给彼国定了暹罗国号。
华富里的乌通王娶素攀武里国王的姐妹为妻,暹国和罗斛国才联姻合并。
后来又吞并了北边的八百大甸的兰纳国,西边的毛淡孟人,南边的麻六甲马来人。
正因为族群复杂,所以没有像东边的安南和西边的洪沙瓦底搞主体民族。
也因如此,并不抗拒东西方的曰本波斯移民。
“曰本的国王禁止驱逐天主教后,那些天主教徒的曰本人就基本移居我国了。”
“而厄迦陀沙律王开始,就非常倾向陌生人和外国人,通过海上贸易,引入新的税种,丰富他的国库。”
这里且要说一下。
暹罗斛合并立都后,阿瑜陀耶王朝就有两三百年的历史了。
此前不谈,暹罗被东吁灭国,纳黎萱复国后。
他的弟弟厄迦陀沙律继位。
然后又是两三次血腥的王位争夺。
厄迦陀沙律的儿子,被自称其私生子的僧侣宋当王政变夺权。
宋当王的表兄弟巴萨通王,又是扶持傀儡篡夺王位。
巴萨通王的儿子纳莱也同样假装扶持叔叔,弑杀长兄,夺取王位。
三代人皆是如此,也难怪帕碧罗阇会有借助大明争夺王位的想法。
只能说,天下事皆相似。
印度如此,暹罗如此,世界就是个草台子。
帕碧罗阇缓缓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