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掌司礼监,马吉翔本人还担着锦衣卫指挥使的官职。
更别提狩洪沙一年以来,马吉翔用升擢来拉拢行在上下官员,趋时附势者众多。
一旦告密,永历帝处置权臣逆贼的能力没有,降罪儿子和几个武夫总兵还是绰绰有余的。
阿达蕴指挥召集兵马,讲述莽白对王都阿瓦城的部署。
“我国王都阿瓦有鲁道,掌行政与司法,由四位蕴纪和他们的助手蕴道整体决策,统军事民政税收一切事务,他们虽是权大,但无王命不能驱使任何部门的蕴与总督地方的谬温侯王。”
“反倒是负责宫廷的别岱蕴,和我这个阿达蕴一样,位小权大,鲁道中枢递呈文书报告要由他交给王上,王上的书令也由他转交给鲁道官员。”
“东吁侯打算拉拢别岱蕴这位廷臣,就算不能收买,起码也要其放任东吁侯的兵马汇集阿瓦城内外。”
阿达蕴轻笑一声:“眼下几路溃军在阿瓦城外休整,几千兵马都不定会引起注意。”
这不就是大明的司礼监和内阁嘛,四部尚书和侍郎。
下洪沙瓦底商业发达,水田产粮,王都阿瓦城在的上洪沙瓦底人口繁重,还有防范麓川高原上的各种蛮族土司。
洪沙国,人称小大明。
朱慈煊有所猜想,束上鱼鳞甲腰上的革带,瞥向甲库内胡乱堆迭的几十副甲胄。
永历帝入洪沙时有两千人马,卫士中官尽解弓刀盔甲。
当下只剩下这些,俨然其余都被洪沙国上下官员私没。
“到时入王城,我需这些盔甲装备士卒,毕竟我汉人还是熟悉自己的兵器。”
阿达蕴毫不在意的点头。
都是些为莽白先驱的炮灰,明国太子想尽量保障些人手,也无关紧要。
甲库中只剩些没人要的烂货,就连明国太子身上的鱼鳞叶明甲都是拆了几副盔甲凑出来的。
朱慈煊扶着一把绣春刀,领着阿达蕴点齐的五十洪沙兵,直趋竹城中的行宫——十间草屋。
明国行在文武家眷上千人聚集于此,吃喝用度皆需不小。
在竹城之外自然形成了一座洪沙人集市兜售货物。
之前,不少大臣就短衣赤足的和洪沙妇们在外席地玩闹。
洪沙国大臣见此,皆云:天朝大臣如此嬉戏无度,天下安不得亡。
而此时集市内外亦有不少明臣随从,见到太子领着洪沙兵气势汹汹,有依附马吉翔者,暗道不妙,急忙转身想回城禀告。
朱慈煊眼望早在外面等候自己的东宫典玺太监李崇贵,抬手示意。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