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进怀中,走出府门,正要登上一辆辎车,忽然看见严毅的车驾正从街南驶来,连忙惊喜地迎上去。
“少君。”
严毅走下车舆,看见周宓,不禁低声笑道:“想我也不用迎出府来啊。”
周宓俏脸微红,紧跟在他身旁,将绢帛递了过去:“少君,这是幼平的亲笔回信,以妾身对他的了解,事情应该成功七八分了。”
严毅最近太忙,几乎将周泰忘到了一边,闻言大喜,连忙接过绢帛,就在府门前看了起来。
信是周泰写给周宓的,一半内容是在叙旧。
从字里行间能够看出,周泰和周宓之间有着比较深厚的感情,信中甚至提到了周宓小时候救济周泰之事。
其他内容就是在询问他的情况以及钱塘之战的细节了。这种情况还是第一次出现。
严毅能够很清晰地感受到,周泰的态度已经发生了明显变化,从之前的犹豫不决转为如今的心动。而这显然是与钱塘之战的结果有关。
此战确实令他声威大震,不但成为江东的风云人物,更是引来了一些中原势力的关注。这一点从刘表和袁绍的态度就能窥知一二了。
名气大了就是好办事啊!
严毅心中暗爽,目光扫向书信末尾,微微皱了皱眉。
周泰并未立刻做出投效他的决定,只说近日听闻刘繇打算召集各郡县官吏、士子、豪杰前往吴县,乃是扬州十年难遇的大事。蒋钦知道此事后,很感兴趣,邀请他一起过去看看。他难以拒绝,只好先陪蒋钦前往吴县,日后再来钱塘拜访。
严毅看完书信,暗暗纳闷,周泰是怎么知道刘繇召集诸官吏之事的?
刘繇如今已经抵达吴县,有意召集扬州各郡县的官吏,共同商讨扬州的未来。若非爆发了乌程之战,这件事或许已经开始进行了。
严毅最初是从许贡口中得知此事。当时知道这件事的人很少,仅限于各个势力的首脑人物。
不过随着刘繇抵达吴县,这件事逐渐开始发酵,世族、权贵之间时常议论。
但严毅没有想到,一件仍在筹划之中的事情,竟会扩散得这么快,居然连远在九江的周泰都知道了。
周泰在当地乡亭虽说有些名气,但他毕竟只是一介庶民,和权贵不是一个圈子。连他都已知晓此事,只能说明此事已经开始传入各郡乡亭,被乡中消息灵通之人所知晓。
严毅顿时重视起来,官场上的事,尚未正式行文,就已弄得各郡县人尽皆知,显然是有人在背后推波助澜。
观其目的,似乎是想借此吸引和招揽各郡人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