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用就会生锈,是应该提前准备了,传令军中列长以上,司马衙署议事。”刘道规转身走出粮库。
“领命。”部曲们四散而去。
一个时辰后,司马衙署内济济一堂。
刘道规扫了一眼在场的都伯、曲长、司马,肃然道:“江左动荡,索虏在外虎视眈眈,征虏军府设在江北,便有守土之责,今后规矩要变一变,不可再如往日那般懒散。”
众人屏气凝声。
“士卒的粮草,我一粒不少,但训练也要跟上,今后每部有多少人就报多少人,谎报名额,吃空饷者,军法处置!”
刘道规用眼角余光瞥了一眼袁鹤。
袁鹤面无表情,仿佛事不关己。
“不用我说诸位也清楚,建功立业近在眼前,取火盆来!”
刘遵和孟干之抬着一个火盆进来,摆在堂中。
刘道规从怀中掏出一大摞欠条,在场除了袁鹤、高珣、檀祇、袁粲几人,几乎所有人都借过刘道规钱,“从今往后,诸位就是我刘道规的手足,有难同当,有福同当。”
一把欠条直接扔进火盆中。
烈焰升腾而起,将众人的脸照的通红。
当即就有人单膝跪地,“今后的我这条命就是参军的!”
“我不要你们的命,我要你们好生活着,今后一同驱除胡虏,报仇雪恨!“”刘道规说出的每个字都将掷地有声。
“驱除胡虏,报仇雪恨!”
众人无不慨然。
北伐胡虏,最符合这些中下层军吏的利益,正常途径已经爬不上去,只有战功才能让他们突破家世门第的瓶颈。
相当于刘道规与他们形成的一个利益共同体。
当然,只有这些军吏还不够,还有下面的士卒。
刘道规做事的原则便是钱粮开道,该发的夏衣、粮饷、被褥一分不少的发下去后,短短几日,整个军府气势为之一变。
效率大大提高,士卒们的精气神也起来了。
以前府库中的钱粮都掌握在荀信之和檀道真手上,但这两个祸害死了,刘怀慎上任,等于府库掌握在刘道规手上。
有了钱粮和军械,便等于控制了军府的命脉。
下面的人自然听令。
趁着这股精神劲儿,刘道规将各部打散,重新分配四部,高珣和檀祗没有反对,袁粲早就当起了缩头乌龟,其他人更无话可说。
年老体衰能力不足者,发五缗钱,全部清退,以家中青年子弟补充上来。
一番折腾,兵力反而增加到了两千一百人。
刘道规趁机将自己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