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几年前桓温正是用这个借口,罢免司马家的两个郡王,扳倒了庾氏和殷氏,让这两家至今都还没爬起来,门第也滑落成了三品。
王忱这是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
桓氏子侄众多,多有不法之事,真查起来,到处都漏风。
而一旦没有了土地和荫户,桓家就真的只剩下一个空架子。
“哼,先是广陵,接着便是江陵,看来他们不把我桓家赶尽杀绝,绝不罢休,既然不给我活路了,我也不用给他们活路,王忱死期到了!”
桓玄满脸戾气。
桓石生沉吟片刻后道:“然则,王忱死后,何人接任荆州刺史才是大事,若再来一个王绪或者王恭,我家永无宁日。”
杀王忱容易,但以现在朝廷对桓氏的态度,肯定不会让桓家人坐上荆州刺史之位。
到时候再来一个更厉害的人物,桓家的下场说不定更惨。
以桓家现在的实力和声望想要起兵造反,无异于以卵击石。
一个北府军便是他们绕不过的槛。
谢玄虽然去了,但北府诸将仍在,北府军的威名还在,桓玄也不敢正面与之为敌。
“无妨无妨,我此番入京,对京中形势了如指掌,如今皇帝有意打压司马道子的势力,王忱死了,皇帝必定派心腹之人过来,咱们稍做些手脚,让殷仲堪出任荆州刺史,荆州便可落入我等掌握之中!”
桓玄眯着眼,越发显得圆润,模样有些滑稽。
王恭、殷仲堪、王珣、王谧皆受到皇帝的青睐,但按照九品官人法,殷仲堪被定为“弱才”,名气虽大,个人能力不足,门第也跟不上。
他出任荆州刺史,人心定然不附,桓玄的机会便来了……
广陵。
刘道规率中军返回征虏将军府。
与两个月之前相比,军府基本没有什么变化,
桓弘、桓道真、袁鹤去京口议事了,荀信之留镇。
刘道规去交接军令,荀信之躺在软榻上,眼皮翻了翻,一副半死不活的鸟样,“你外出这么长时间,军务堆积如山,赶紧处理。”
刘道规一愣,他一个长史,什么时候管到军务上来了?
不过这些人说的话都不能等闲视之,不然掉进坑里面都不知道。
刘道规寻思着不会又有什么麻烦找上门来了吧?
“还愣着做甚?”荀信之翻了一个白眼。
“属下告退。”刘道规心中反而踏实起来,一切都是老样子,至少表面上都相安无事。
正要抬步离去,荀信之又从鼻孔哼出一句话来,“听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