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常的,事情自然会有人办。”李承乾稍微停顿,说道:“江南的粮食,布匹,还有对海外的贸易,实际上都是他们在牵头,朕藏在水面底下,外人知道的就更少了。”
苏亶这些年从杭州刺史到扬州大都督府长史,一直都游离在朝中的视线之外。
加上他是皇后的父亲,为人安分之下,很少人刻意的去盯着他。
毕竟一旦惹怒了皇后,将苏亶弄回到长安,那才是所有人都不愿意看到的。
所以苏亶虽然在扬州,但他的手下有很多人,王业,卫规,这些都是李承乾在东宫时的老人。
甚至于他们在贞观十四年前就调任地方了。
早就消失在朝中众人的视线之外。
“如今平穰城已破,整个东岛的局势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朕在想,江南是不是应该加大和高句丽的贸易了。”李承乾目光微微上抬,随后他低声问道:“俗话说,顾陆朱张,陆家和张家都和朕有关,但顾家和朱家,朕就有些不熟悉了。”
“顾家还好,顾家叔父在国子监任监丞,相反朱家这几年沉寂的很。”萧姿摇摇头,说道:“臣妾知道的,就是长安这边的事情了。”
“嗯!”李承乾点点头。
一个世家的底蕴,是保证一个世家持续的根本。
但只有官职,才是一个世家身处巅峰的外象。
只有官职被夺,才需要底蕴来依托。
甚至官职,很多事情都能增强世家的底蕴,甚至能够影响一方。
李承乾收回神思,然后笑笑道:“看样子,朕得找个时间,和顾卿聊一聊的。”
“嗯!”萧姿轻轻的应了一声。
李承乾从侧面看,她已经累的闭上了眼睛。
李承乾轻柔的抱着她,眼中却闪过了很多事情。
……
永惟六年,正月初一。
大朝。
李承乾一身赤黄色衮龙袍,头戴白玉十二旒,坐在御榻上。
于志宁站在满殿群臣的左上,手持圣旨,高声道:“惟永惟六年,岁次甲寅,正月丙寅,朔初一庚午日,皇帝若曰:
於戏!
致君惟善,辅德在和。
必俟三台之明,用增九鼎之重。
刑部尚书,金紫光禄大夫,彭城郡公刘德威,含和育粹,特表人师,悬解精通,见期王佐。
可中书令,散官勋封如制度。
钦此。”
“臣刘德威,叩谢陛下圣恩!”刘德威从群臣当中站出,然后对着皇帝跪倒,沉沉叩首。
殿中不少官员,看向刘德威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