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更加的昌盛,更加的持久,这才是一个成熟的皇帝应该做的。
李承乾现在也在逐渐的成熟。
当然,想要做到这一点也很不容易,尤其是在还有外敌的情况下。
……
“陛下想的是对的。”长孙无忌有些赞叹的点头。
他其实最怕的也是皇帝做大幅度的变革,那样怕是连他都未必控制的住。
“所以朕明年去趟河北,在接大军回来的时候,免了河北一年的租税,让河北百姓缓一个气。”“然后宣布百姓迁移到菟州,可免三年赋税。”
只免租税,而其他不变。
这是这几年试行比较合适的安抚百姓的方法。
稍微停顿,李承乾继续说道:“菟州刚入大唐,朕也打算免三年赋税,如此加一起就是六年。”
免六年的赋税,这足够吸引相当多的人前往菟州了。
“陛下仁德。”长孙无际想了想,说道:“可是陛下刚刚免了河北的租税,河北百姓不会轻易背井离乡去菟州吧,这种情况,恐怕更多的是会被河北的世家占了便宜。”
李承乾点点头,长孙无忌说的是对的。
大唐苛政以待河北,但实际上朝中真正的帮手,正是河北的当地世家。
所以,当朝中有好的政策和制度落在河北的时候,第一个发现利用,享受其中利益的也正是河北世家。
“舅舅说的没错,朕也想过这一点。”李承乾看向长孙无忌,摇摇头道:“但是舅舅,若是河北的世家都不愿意去菟州,不愿意去高句丽,百济和新罗,那么河北当地的百姓又怎么会能愿意?”
长孙无忌一愣,随即缓缓点头。
世家的带头作用不容忽视。
“所以,一开始让河北世家得益便得益吧,找个铁面无私的,在菟州设出规矩,让世家不要太过得益就好。”稍微停顿,李承乾说道:“朕想,第一年的时候,河北的百姓到菟州的应该不多,但到三年的时候,百姓应该就会急了。”
“为何?”长孙无忌有些不解的抬头。
“菟州免赋三年,朕可以改成三年之内,但凡迁移到菟州的,依旧可以享受菟州的土地免赋三年之策。”李承乾轻轻笑笑,说道:“但三年之后,再到菟州的,就只能够享受人到菟州的三年免赋政策了。”
土地有三年的免赋政策,人有三年的免赋政策,加起来就是六年。
但晚了一步,三年到头,那么就只有三年了。
“百姓啊,总是图着占便宜的。”李承乾摇摇头,叹声说道:“只要消息从菟州传回河北,那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