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多,更多的只是未来的希望。
“第二,清查那些民怨极大,贪腐极重的贪官污吏,抄没的粮食以低价卖给百姓。”李承乾稍微抬抬手,然后说道:“派人在河北多传一些,让他们多感念朝中的恩德。”
“是!”张大象默默的点点头,作用依旧不大。
“第三。”李承乾抬起头,继续说道:“辽东地广人稀,这些年朝中一直想要增加辽东人口,但种种方法总是收效不大,爱卿是户部侍郎,明年可以在河北张贴公文,若是愿意移居辽东,三年内正常缴税,等大战结束,辽东免赋税三年!”
大战期间,便是辽东也不能免税的。
“辽东整体的租庸调比河北要低很多,想来应该会有人感兴趣的。”张大象轻轻点头,皇帝没有直接免了三年内的赋税,便是低税,但好处依旧不多。
“而且辽东春种要晚,河北春种结束,运粮去辽东,还能赶得上又一茬的春种。”李承乾淡淡的开口。
张大象呼吸一停,一时间不知道该说什么。
“军前大战,朕能够的办法也就这些,不过……”李承乾看向张大象,说道:“若是河北百姓真的活不下去了,那么移居辽东是他们最好的生路,而且正好赶上粮草运送,偶尔还有马车可以做,但如此都不愿意移居,那么便只能说明,他们还没有到活不下去的地步。”
他们还没有到活不下去的地步。
张大象一时间默然下来。
李承乾抬头看向前方的长安城,轻声说道:“河北的事情,朕也想从根本上彻底解决,但你要清楚,现在还不是时候。”
张大象拱手:“敢问陛下,那是什么时候?”
“高句丽三国全灭。”李承乾拳头微微握了起来,轻声说道:“只要高句丽三国全灭,那么大唐在辽东,甚至高句丽就都不需要驻扎太多的兵力,这样后勤的压力就能减少许多,如此朕再宣布减免赋税,吸引更多人移居辽东,这样辽东就能承担一部分河北的压力,朕适时再开始一步步取消河北赋税,如此,河北的问题,就能够逐渐的解决。”
什么事情都需要一步步来,不能太快,也不能太急。
“陛下仁德。”张大象轻轻拱手,他能感受到皇帝想要解决河北问题的心思,但是时局影响太大,只能一步步的来,而且皇帝的布局,是真的有可能让河北恢复正常。
“另外!”李承乾抬起头,看向张阿难,说道:“朕这边会咬咬牙,从宫里省出一些钱来,然后派人去将来购粮,最后抛除收购价,运费和人工这些成本,以最低的价钱,将粮食出售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6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