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但有张亮和侯君集在,他们手下的人基本都认。
可是如今,太子又拿出一份圣旨,还是内侍少监传旨,还是皇帝在三月初一就留下的密旨,一旦和李泰的旨意相冲突,他们听谁的。
但如果不接旨,那岂不是意味着他们铁了心要谋反。
侯君集突然感到一道目光落在自己身上。
抬头一眼,赫然是内侍少监窦知节。
侯君集的脸色立刻就凝重下来。
相比于他们这边的内侍省典功,窦知节才是更被朝中百官认识的人。
他在内侍省的地位,仅次于张阿难。
甚至于前年文成公主出嫁都是他送的,也是他宣读的诏书。
“阿耶!”侯知仪的声音在侯君集身侧轻轻响起,低声道:“陛下!”
侯君集耳朵一动,面色一沉。
手持诏书的内侍少监,在宣旨的时候,等同于皇帝亲临。
就在这个时候,身后有人不知道是听到了,还是怎么的,忍不住的跪了下来。
紧跟着更多的人跪了下来,就连侯知仪在拉了拉侯君集之后,也跪了下来。
侯君集叹息一声,看了李泰一眼,然后和张亮对视,两人跟着同时翻身下马,跪了下来。
李泰的脸色越发难看,看着城头上的窦知节已经张开了圣旨,李泰低下头,一咬牙,一个翻身已经下马,直接跪了下来。
太子也已经跪了下来,他跟着跪下来,也没有什么不妥的。
窦知节眼神嘲讽的看了李泰一眼,然后手握圣旨,高声道:“惟贞观十七年,岁次癸卯,三月丙辰,朔初一戊申日,皇帝若曰:
於戏!
致君惟善,辅德在和,必俟三台之明,用增九鼎之重……
银青光禄大夫,黄门侍郎,黎阳县公于志宁,体凝精粹,理畅黄中,学奥全经……
可黄门侍郎,参知政事,辅佐太子监国;可便宜行事,决断长安诸事。散官勋封如故。
钦此!”
“臣等领旨,陛下万寿无疆。”整个朱雀门上,同时响起了轰然的应旨之声。
听完圣旨的所有人,都忍不住的松了一口气,相比于之前李泰口述的皇帝圣旨,要用“巫蛊”案来惩罚太子的内容,眼下的这封圣旨的内容,更容易为人们所接受。
没有“巫蛊”那种令人窒息的感觉,仅仅是以于志宁参知政事,便宜行事,决断长安诸事,仅此而已。
以于志宁正三品太子詹事的出身,任黄门侍郎,本身就是个过渡,甚至在年初的时候,人们就已经做好了于志宁会在年底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