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4章 格局
与唐悄凝负责的银行业务不同,夏晓禾涉及到的商户其实要简单得多。
这是显而易见的。
学校里虽然商户众多,分布在校园的各个角落,从热闹的食堂周边到静谧的教学楼附近,都有它们的身影。
但对这些商户而言,无非就是增加一个刷卡的设备。
他们要做生意,赚学生的钱,不管是用哪一种支付方式,都是合理的。
夏晓禾涉及的内容唯一的难点是,按李旭的构想,届时要求商户们交五百块钱的保证金。
可以用这个保证金来覆盖制作读卡器设备的成本。
李旭找了一家位于学校里的咖啡店,这家咖啡店装修简约而温馨。
暖黄色的灯光柔和地洒在每一个角落,营造出一种宁静而舒适的氛围。
他就在这里给夏晓禾详细地讲下一步她要做的事情。
夏晓禾在理解了李旭的思路以后,一面佩服,心里又有一些古怪地看他。
夏晓禾说:“我终于明白了,为什么人家都说无商不奸。”
她看李旭的目光有一些异样,嘴上虽然说着调侃的话,但眼神却十分佩服。
不过还有一些事情,夏晓禾是不怎么明白的。
她不是学管理的,不像几个管理学院的同学,见过很多商业案例。
也不像唐悄凝这样的,从小耳濡目染接触过不少商业案例。
所以她略微沉默了一下问道:“我有一个问题,问出来你别嘲笑我啊。”
李旭点点头。
夏晓禾两只手轻轻摩挲着面前那精致的咖啡杯,杯子上还残留着咖啡的余温。
说实话,她以前在乡下的时候,哪有机会喝到这种精致的咖啡,享受这样惬意的环境。
她抬起头问:“嗯,咱们这个一卡通弄出来以后怎么赚钱啊?”
说完这句话,夏晓禾的脸有一些红,生害怕李旭误会她是个小财迷,又连忙解释道:“我,我不是特别想赚钱,我就是有一些奇怪,不怎么懂……”
李旭眨了眨眼,倒是有一些了然了。
为什么说认知不在同一个水平线上的人很难进行交流呢?
其本质原因就是大家的常识区间不同。
提高认知,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其实就是拓展自己的常识边界。
对于大学生来说,某些事情是常识,但对于一个高中生来说,它就不是。
所以高中生有时候便听不懂大学生的话。
这个项目对于刚刚进入大学的夏晓禾来说,如何盈利的确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