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报名原本有两天时间,几所高校的时间安排都差不多。
李旭必须争分夺秒,原本计划四十八小时弄出新生生存包,如今时间已经过去了接近一半。
李旭又一次认真检查了一遍,随后将电子档拷进u盘。
晚饭是跟室友们一起去吃的。
大家都是高中刚刚毕业,这几个室友,大概率是没有重生者的,能够看得出来他们的心思还比较单纯。
吃饭的时候跟他们闲聊,大多数时候李旭作为一个倾听者,只有偶尔冷场的时候才会挑起一两个话题,让聊天的氛围继续。
在这个过程中,他也逐渐对他们三人建立起了一个初步的轮廓。
刘冬阳是唯一的高考生,家庭条件普通,是从某个小县城考出来的高考状元。
据他所说,他们县里近二十年没有出过清北的学生,他是唯一的一个,因此县里还奖励了他二十多万元。
刘冬阳在说起这件事的时候,言语间并没有多少骄傲的意思。
或许在进入清北之前有吧,但真正来到这里以后,所有人都会发现自己的平凡。
对这里的所有人和事都保持敬畏,褪去了“我高考成绩很牛逼”这样的滤镜以后,就会无奈地发现,除了极个别智商超群的变态,在这个天才遍地的地方,比的还是眼界和家庭条件。
彭飞和张成辉,都是通过学科竞赛进的清北。
彭飞会写一手漂亮的毛笔字,吃饭的时候他随手沾了点碗里的清水,在桌上洋洋洒洒地写下两句诗词,笑着说:“我的梦想是可以靠出卖自己的字画,赚到钱养活自己。”
张成辉是来自琼州省的,他操着一口带着“椰子味”的普通话说:“兄弟等我发大财了,我来帮你完成这个梦想,你写多少我买多少,哈哈哈哈。”
这几人当中,除了李旭,大概是张成辉的家庭条件最好了,他的父母都是琼州省体制里的。
他父母的愿望是等张成辉大学毕业也进入体制工作,但张成辉的梦想却是发大财,之前说想要搞一批卫生巾卖给军训的男生,就是他想出来的点子。
大多数时候都是他们在聊天,李旭没有怎么透露自己的家庭。
这时张成辉忽然意识到了这一点,转头望向李旭:“兄弟你家是做什么的呀?”
李旭只是浅笑了一下说:“我爸爸做点小生意。”
众人一听都“嗷”了一声,只是这种“小生意”在他们三人的脑子里并不是同样的概念。
在张成辉看来,小生意大概是动辄上百万的买卖,是最为接近李旭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6页 / 共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