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付着这些寒暄。
几句寒暄之后,校长终于切入了正题。
校长在电话那头满含赞赏地表示,李旭是学校极为优秀的学生,学校不仅要为他免除高三一整年的学杂费,还打算把他高一高二时的学费和学杂费一并退还。
除此之外,学校每个月还会为他提供丰厚的奖学金。
对李旭而言,钱的问题确实无足轻重,这点学费和学杂费,在他眼中不过是九牛一毛。
但学校这种积极的态度,让李旭很惬意。
他靠在客厅柔软的沙发上,目光望向窗外湛蓝的天空,几朵白云悠然飘过。
心情很不错。
同时,他也清楚“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学校主动联系他,肯定还有其他事情要说。
果不其然,校长接着在电话里提到,由于他们的课题登上了央视,省电视台教育栏目,打算过来做一期专访。
听到这里,李旭想都没想,当即真回应道:“能够取得这样的成绩,跟学校的培养是密不可分的。校长您看我这样说行不行?”
此时,一阵微风轻轻拂过,吹动了客厅里的窗帘,带来一丝凉爽。
校长在电话那头开心地笑出了声,感慨跟聪明的人打交道就是如此愉快、惬意,表示学校的优秀校友墙上将永远留下李旭的名字。
原本,李旭之前见义勇为,荣获省三好学生以及省里的年度感动人物称号,就已经让这所学校出尽了风头。
毕竟像他这样出色的学生,哪怕是在九中这样的重点高中,也得十几二十年才可能出现一个。
但学生以学业为主,看一个学校好不好看的自然也是学生在学习上的造诣,这一次获奖的意义对于学校来说,远大于之前的省三好学生。
学校有了这样的人才,自然要抓住机会大力宣传。
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重点高中的硬件条件确实比普通高中好很多,但同为重点高中,彼此之间的差距主要还是体现在生源质量上。
而一个极为厉害的学生,就有可能改变一所学校未来好几年的生源走向!
当李旭开着车子前往学校报名时,远远就看到学校的大门焕然一新。
校门口彩旗飘扬,红色的横幅在风中猎猎作响,学校已经十分及时地更换了横幅。
横幅上写着:“祝贺我校高二五班李旭同学获得全国青少年科研竞赛银奖,并保送清北大学管理学院!”
校门口人来人往,家长们带着孩子,脸上满是羡慕与赞叹。
好家伙,这下想低调都不行了。
不过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