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朱标。
还有一个人是昔日病故的皇长孙朱雄英。
昔日马皇后与皇长孙在时,面对震怒的朱元璋,尚且能够拉住,尚且能够让朱元璋免于大开杀戒。
可随着昔日马皇后与朱雄英一死。
三柄刀鞘只剩下了一柄了。
此刻朝堂之上,你如果触怒到了皇帝朱元璋,有着太子朱标求情,你还可以免死,免于全族遭难。
可你如若得罪了太子,那就无人能救了。
“太子圣明。”
“臣等附议。”
满朝文武齐声高呼道。
无人敢反对。
再而。
朱应所立战功也的确是可以得到重封重赏。
这可并非无功而受禄。
而是实打实的战功。
就算有人嫉妒朱应,也没有反对的理由。
“好。”
“既然满朝无人反对。”
“那就依太子所言对朱应进行封赏。”朱元璋大笑着说道。
随后。
朱元璋目光落在朱标身上:“太子!此番封赏圣旨还是由你来定,一封晋朱应官位,一封晋朱应爵位。”
“儿臣领旨。”朱标立刻应道。
“启奏皇上,太子。”
“臣有本奏。”
唐铎站了出来,恭敬一拜。
“唐卿有何启奏?”朱元璋笑着问道。
如今辽东的屏障已经被攻破了一个,战线已进,朱元璋也显得高兴了不少。
“朱将军晋指挥同知,官位晋升,统领兵卒也会增长。”
“原属于朱将军的指挥佥事位,不知提大宁边军哪一位将军代替?”
“除此外,大宁边军该如何进行整编。”
“此事还需皇上与太子定夺。”唐铎恭敬道。
“太子。”
朱元璋笑着看向朱标。
“此事,的确是儿臣疏漏了。”朱标开口回道,随后面带思虑之色。
沉思一刻后。
朱标也有了主意。
“传孤的旨意。”
“朱应麾下原有两名军中守备,谁先追随朱应杀入金城,谁便晋位【指挥佥事】,此功足可官升一级,至于守备之位,让都镇抚在朱应麾下依功而晋。”
“至于整编。”
“朱应属大宁卫所,此番整编理当将卫所内所属佥事营调拨。”
“具体如何整编,孤给予朱应与大宁边军指挥使自行商议,酌情而动。”朱标当即开口道。
听到朱标的话,唐铎当即一拜:“臣明白了,兵部会将太子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