却被山东夹在如此尴尬的位置,以至于哪怕有精兵在手,竟然不知道要往何处发力。
现在他们是真的需要一个能够高屋建瓴,指挥全局之人来充当统帅。
“至于左监军所说的渡淮攻宋,老夫认为乃是无稽之谈。且不说宋国已经用大军在两淮戒备,又有精兵强将驻守,仓促之间绝难攻下,单单只说两淮水网密集,又得调用多少舰船?多少民夫?到时候粮草绝对不会够的。”
徒单贞当即气急。
自己刚刚那是反问,是为了为难纥石烈良弼,怎么话在这厮口中转了一圈,就成了自己不识大体不知兵了?
纥石烈良弼没有搭理徒单贞,继续讲述着自己的战略:“南朝新皇初立,千头万绪,官员派遣也需要时日,这就是咱们的机会。”
“我军要先行击溃山东那几伙贼人!”
这下子就不只是各自变脸色了,帅帐之中瞬间犹如群蜂齐飞,嗡的一声就变得嘈杂起来。
山东义军可是硬茬子。
刘淮在巢县击溃的大军中,可是有三支第一猛安的,作为各军的精锐,这三支第一猛安到底有多强,他们可是知之甚详的。
而且统帅这支兵马的蒲察世杰也是公认的天生神将。
就这么个配置,全军砸进巢县那个修罗战场后,竟然是蒲察世杰仅以身免的结果,实在是耸人听闻。
哪怕不知道此事的底层军官,也面对过张荣的决死突袭。
数千东平军差点把金军大营打穿,到最后虽然阵斩了张荣,却终究死伤惨重。
现在把山东义军当作软柿子,左相是不是过于托大了一些?
不顾已经响起的窃窃私语声,纥石烈良弼继续说道:“老夫仔细翻看了南征时的军报,发现在山东贼军南下之前,大军在两淮如入无人之境,即便南朝有刘錡这等名师大将,也只能暂避锋芒,狼狈逃窜。
然而山东贼军,尤其是那刘贼参战之后,情况就不一样了。陛下刚愎自用,强行渡江,给了刘贼可乘之机,致有巢县之祸。
而那魏贼更是嚣张,竟然敢率兵马攻打邳州,致使攻入两淮兵马后路被断,不得不撤军。”
纥石烈良弼回顾了一下山东义军的战绩之后,下了一个结论:“若是我军攻打两淮,山东贼众必定出兵来袭我军后路,然而若是我军攻打山东,宋国则未必会出兵救援。
只要能收复山东两路,这个局面就不攻自破了。”
徒单贞终于不耐:“我还以为左相有何高论,谁料却依旧是此等老生常谈。
我军要想有动作,无非就是两淮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