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了,可见两淮是真的凶险。现在想要休养生息倒也无可厚非。”
“俺也相信刘大郎对咱们并没有什么敌意,但凡有些别的想法,就不会换回来七千兵马了。”
“那些统领官与都头都将刘大郎视若神明,就算大铁枪他们愿意回来,又能带回来多少人呢?”
说到这七千兵马,三人脸上都浮现出一丝复杂之情。
这真是个幸福的烦恼。
一方面,多了七千多张嘴,其中还不乏有精锐甲骑,开支无比巨大。
但另一方面,乱世中谁嫌兵马多呢?
“老七,分与你的那四千兵马,你拉拢的怎么样了?”既然说起此事,耿京就顺着话头继续说了下去:“五郎他们闭门谢客那是给俺脸,俺也不能一直让他们躲在宅子里啊,那像话吗?拉拢的差不多了,俺就亲自将他们请出来了。”
张安国叹了口气:“哪里是那么简单的,前几日那几个淮西人还问我,说能否去拜见辛将军。我都有把他们都换掉的心了。”
耿京再次摇头:“哪里能这么简单?秋后就要开战了,现在临阵换将,岂不是自乱阵脚?”
张安国:“大哥说的是,不过这几日给他们分了许多地,总该能安下心来。”
耿京叹了口气,似乎不想再涉及有关夺地的话题:“准备厮杀作战吧,多夺一些地盘,再抢一把金国的府库,日子总会好过一些。”
话声落下,三人各自沉默,片刻之后耿京笑道:“此番将你们叫来,也就是为了安个心罢了,俺……”
就在这时,门外有脚步声响起,一名亲卫敲了敲门:“节度,有军使自兖州来,带来了书信。”
张安国立即起身,将亲卫与军使全都迎了进来。
军使递过了书信,拱手说道:“节度,俺是叶将军的人,他说耶律兴哥整个部族都向东走了!”
“什么?!”张安国立即跳了起来。
天平军的骑兵本来就少,此时契丹人都走了,秋后的大战岂不是只能用步兵当主力了?
耿京却是保持了沉稳,身后接过了两封信件,一封竟然是几个月之前,刘淮写给耿京的,信中详细叙述了契丹部族的困境,希望耿京能善待耶律兴哥等契丹人。
另一封则是耶律兴哥写的。
原本他在与刘淮私下联系之后,就想着举族搬迁,然而他还没有与耿京交涉,耿京就因为定下秋后出兵作战而给了契丹部族一些粮食与战马。
这也导致了耶律兴哥十分难堪,自觉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了,所以就将此事按下。
关键这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