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投靠宋国之人?
就比如李通这名金国前宰相,宁可在节度府当个参军,都不愿意获宋国封赏,出任州郡,难道还能强迫他主动施政?
还有立了大功的梁球、梁肃兄弟,他们是真正的人才,却也有自己的坚持。梁球身段还灵活一些,梁肃就是铁了心的不愿意当宋臣了,连忠义军中的官职都不想担任,就怕来日说不清主从,稀里糊涂在史书上留下一笔宋臣的名头,那多恶心。
抵达节度府后,文武按照顺序分为两排,刘淮将李通等人介绍给魏胜之后,就坐在了武官上首的位置,将主位让给了魏胜。
“这次是给大郎的接风宴,但是难得诸位来的如此齐整,正好共同议事。”待所有人都入座之后,魏胜方才缓缓说道:“此番依旧是由大郎来主持,老夫来补充。”
刘淮屁股底下的凳子还没有坐热,就立即起身,向四周团团拱手。
他倒也没有废话,从怀中掏出一张纸来,一开口就石破天惊。
“第一件事,也是最为重要的事情,乃是减少兵马。”刘淮望着靖难大军、忠义大军、武成军、东平大军等几个军头:“现在靖难大军一万三千人,忠义大军七千,武成军一万,东平大军一万,以山东东路的民力养如此多的兵马,对于恢复民生过于艰难,必须精简兵马。”
此言一出,虽然魏胜含笑点头,其余人皆是纷纷变色。
这个起手式可太像是来夺权的了。
靖难大军在两淮进行了一轮大型扩军行动,将宋国给的军额给填满了,但这些兵马却并不都是掌握在刘淮手里,而是有一部分被招募进了天平军之中。
那句话怎么说的来着?
山东义军虽然团结一心,但即便是大锅饭,也得分到碗里来吃方才可以。
然而即便辛弃疾等天平军将领带走了七千兵马,去东平府归队,靖难大军也有一万三千人,而且都是在两淮打过硬仗的精锐,战斗力冠绝其余军队。
更别说刘淮的铁杆张白鱼已经是东平军总管,统帅一万东平军。
如此一算,刘淮在山东有压倒性的优势,足以搞一把顺我者昌逆我者亡,当个土皇帝过把瘾了。
呼延南仙当即起身:“刘大郎君,你所言的精简兵马,是仅仅裁撤我们其余几军,还是靖难大军也要精简一些。”
刘淮的发言被打断,却也不能不回应这名武成军总管:“自然是要一视同仁。”
呼延南仙冷笑了一声,刚要说话,却听到刘淮继续说道:“但我说的精简兵马,与你们想的不一样,而是整理户口,编订军户,从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