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可知宋国为何干罢岳飞、韩世忠、张俊、刘光世的兵权,却不敢罢吴家的兵权,以至于吴璘依旧掌控四川兵权的同时,吴拱却能掌握襄樊兵权?”
“因为吴家恭谨?”
“不,因为吴家平日恭谨,关键时刻跋扈异常。”刘淮声音变得冷峻:“因为吴玠敢于因为丝毫小事,就要去杀一转运副使,虽然最后被胡士将劝了回去,却依旧杀了转运使的都使,但宋国小朝廷得知他的决心后,竟然不敢再夺兵权。”
这事其实挺离谱的,吴玠一个军区司令,想要杀勾光祖这等副省,被人劝住后,余怒未消杀了一群漕运官员,宋国朝廷对此连个屁都不敢放,也是令人不可思议。
“向宋国称臣就应该像吴家这样,甚至比吴家做的更彻底一些。”刘淮勒着马缰,语气轻松,却说着狠厉至极的话:“到时如果宋国朝廷真的让忠义军撤军。
那么我会将传令的官员与最近一路转运使同时杀掉,派人拿着他们的人头放在朝堂上,问问赵官家与衮衮诸公。
究竟是着两个叛逆之辈假传枢密院旨意,还是说我刘大郎是个叛逆?
让他们选一下,究竟是该诛杀两个叛逆的九族,还是应该准备与忠义军厮杀。”
“我甚至可以明白着告诉他们,我刘大郎有九成的概率束手就擒,引颈就戮,只有一成的可能提兵杀穿两淮,直奔临安。你猜他们敢不敢赌?”听到这里,何伯求终于醒悟。
合着面前的刘大郎早就有全套的计划了,甚至连宋国可能的反应,己方大略的应对都考虑进去了。
关键是,这套在宋国羽翼下发展,听调不听宣的策略,听起来似乎比自家那套直接用强,打个你死我活的计划成功率高多了。
真是长江后浪推前浪,一代更比一代强啊。
何伯求想了想,依旧还是有个问题:“如果宋国真的横下一条心,宁可把两淮山东打个稀巴烂,也要征伐咱们该如何?”
刘淮拱手以对,诚恳说道:“届时我会拿出弃地南返的旨意来,还望老何到时候能帮我劝一劝那些已经在山东、河北分了地,落了根的忠义军将士,劝他们能放弃北方的家人根基,听从赵官家的命令去南方给官人们当佃户奴隶。”
何伯求彻底无言以对。
合着你这么着急的分地,就是在这里等着呢,是吧?
你到底是多长时间之前就准备好要造宋国的反啊!
真要有这般的旨意下来,到时候魏胜的军令都不会管用,陆游有什么气节都不好使。
这才叫真正的架空!
忠义军都不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