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平军打生打死的官吏豪强,会在这次内讧中死的死逃的逃,没了个七七八八。
把逻辑理清楚之后,刘淮立即有些哭笑不得。
因为如果忠义军再晚来半个月,如历史上的时间那般出兵,就几乎可以兵不血刃的占领沂州。
可随即,刘淮就明白了,这件事其实是一个警钟。
因为他这个穿越者一阵里挑外撅,上蹿下跳,历史已经发生了些许改变,但这些改变不一定都对忠义军有利。
世界终究是个混沌模型,刘淮也不知道自己这个小蝴蝶扇动的翅膀,究竟会在哪里产生巨大风暴。
以后万事要小心再小心,三思再三思。
高屋建瓴的进行了一番心理建设后,还是得脚踏实地的继续做事。
毕竟现实不是游戏,攻占一个城池之后就可以放两颗烟,万事大吉。
事实上,麻烦的事才刚刚开始。
军事上的战争只是几日而已,政治上的战争却是时时刻刻每分每秒都在发生。
就比如辛弃疾这厮,着重参观了一下仓城之后,在临走之前就对魏胜表示:天平军也可以谈,天平军也是抗金的,这些多到连点检都困难的甲胄器械粮草能不能分出一些来,支援天平军?
一番话把原本对辛弃疾极有好感的忠义军诸将腻歪得够呛,纷纷在背后说辛五郎这厮看起来人五人六,其实极其不当人子。
辛弃疾仿佛也知晓自己这种虎口夺食的行为属实有些过分,替耿京与魏胜约定了大约会盟时间后,就赶紧走了。
当然,这种行为终究无可厚非,上下还一日百战呢,更别说盟友了。
要刘淮说,辛弃疾的脸皮还是太薄了。
辛弃疾作为天平军高层,为自家儿郎争取好处,有什么错吗?
如同刘淮,见到天平军可能会发挥的作用后,还不是以客将身份,理直气壮的掌握了一段最高领导权吗?
如果易地而处,刘淮八成指着‘立纲陈纪,救济斯民’的大旗撒泼打滚,不拿走几大车的粮草绝对不会罢休的。
而辛弃疾如此表现,只能说此人还没有政治家的厚脸皮。
将辛弃疾打发走了之后,真正的挑战就来了。
沂州与海州不同,这里有沂水这条大河贯穿南北,汇聚淮河,属于航路繁忙的通道。
而临沂所处在这个位置,就决定了此地的豪强不单单只是地主,也不单单是豪商,毕竟这个世道跑商没有一些武力就只能当各路盗匪的盘中餐。
所以,沂州豪强都是类似何伯求一般,是豪商、军队、地主加上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