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虽然魏昌还不到二十岁就把大多数人都比自己大的士卒称为儿郎有点好笑,但谁也没有觉得有什么怪异。
这年头阶级分明,人身依附明显,他的魏胜亲子身份,本身就是金字招牌,忠义大军所有人都会认。
刘淮点头以示认可:“我的意思是,由我亲率甲骑渡河,为第一锋。
罗大郎、王五郎军中长枪多,为第二锋。渡河之后迅速结坚阵。”
罗慎言与王世隆拱手应诺。
“阿昌集中全军硬弩,为第三锋,与罗大郎、王五郎作配合。”
“石七郎的刀盾手为第四锋,以策应全军。”
“李火儿在最后,为忠义大军前军压阵。”
张小乙刚要说话,却见刘淮已经将目光投了过来,连忙拱手。
“小乙哥,右军要在前军渡河时,为我守住后路。”刘淮正色说道:“也就是说,无论何家庄或者崔蛤蟆有多少人扑过来,右军都得顶住,不能乱了前军的军心。”
“除非中军来援,接手勾家渡,否则右军就只能不动如山!”
“此事责任重大,小乙哥万勿轻视。”
张小乙听到前面还欲言又止,但听到后半句何家庄与崔蛤蟆可能全军来攻时,不由得欣喜异常,连连点头,心中说可算有立功的机会了。
颇有些闻战则喜的状态。
天可怜见,前几日与张丑作战时,张小乙右军的长枪手虽然依靠军阵就把张家庄的庄户吓到崩溃,但是成也结阵,败也结阵。
为了在战时维持阵型的完整,根本不可能派人去捉俘虏,这也就导致了,明明右军的功劳最大,受到的赏赐最多。但具体到个人时,大头全特么被石七朗与张白鱼这俩货的属下拿了。
尤其张白鱼麾下的一个牲口,随身备着五张渔网,一个人就捉了七个俘虏,直接算是上获头功,不止被魏胜当众表彰,更是在军功簿上记了一笔,以后无论升迁还是分地,都能十分靠前。
所有人都知晓魏元帅与刘统制属于一个吐沫一个钉的好汉,说有好处就会给好处,所以上下也都红了眼。
张小乙的麾下早就憋着火想要大战一场了,他们不怕打硬仗,就怕不打仗。
刘淮见轻易说服了张小乙,环顾帐中诸将:“还有什么要补充的?”
被梁山好汉们言传身教过的张白鱼迅速补充道:“上游要多派小船,多设钩拒,防止敌人用火船烧浮桥,断我军后路。”
石七朗也出言:“还有攻城器械,打造了一些云梯撞木,让我们第四锋带过去。
如果金贼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