斩碎了些,烧了些,一边干活,一边念动灶王宝诰,搅和出合适的灶泥来。
有的垒灶会用糯米浆,宋无忌不用这个。
接着又去捡砖,垒灶不能用好砖,得捡老砖,碎砖,接着又一块一块码好,有些碎瓷片,也可以做灶,甚至挑选出合适的灶门砖,灶门粱,这是为了有一个好的灶口,毕竟灶口,乃是灶王出入的门户。
灶堂底下,还要设制出灰的地方,现代一般是用钢筋,古代用的是生铁,当然一般不会特意找好铁,都是烂铁。
宋无忌好歹是九品,体力又恢复得快,如此全力干活,抵得过七八个苦工。
将这些人的目光全部吸住了。
“这还是人?”大部分人心里都在想:“这一顿得吃多少,才能有这样的力气?”
更实在的甚至已经在考虑:“他吃得多,会不会拉得也多?”
更有一些大妈婶子,两眼放光:“这是干活的一把好手,吃得多也就认了,要是做了女婿,十年能抱八个娃。”
宋无忌只是专注垒灶罢了,自动屏蔽了他们。
因为做的是大锅饭,灶也得往大了垒,甚至是连灶,可以是三灶并行的一字型,也可以是干字型、回字型。
宋无忌弄的是并排灶,一字型的三个灶,两边都灶,又多弄了一个辅灶口,可以用来烧热水,或者蒸木桶饭。
正好有三个镇物,石龟能避走水,瓦狗,能镇宅避秽,瓷鸡能唤光明,除阴邪。
一边安放镇物,宋无忌一边念动咒语,甚至带上了傩面,开始跳动傩舞。
灶火、社火,都是一体,灶火偏向于人,社火则偏向于鬼神,是祭祀之火。
“净水!”
“除煞!”
“驱邪!”
“安畜!”
宋无忌一个一个施展法术,给垒的灶开光。
事实上三个镇物放入之后,已经成了“阵势”,毕竟宋无忌还用上了“摆供”的法门。
聚八方风水,定五行阴阳。
这话并非虚言。
[百家康宁镇煞局]
立下这口锅灶,周边百家范围,皆受其光,皆感其德,好像一个罩子,能使得家宅康宁,能驱散邪祟。
而这些动力,就是灶火与百姓以食为天的赤诚,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哪怕到了夜里,灶火不燃烧,却依然有此“火除邪祟”的意象,声生不息。
安完灶,尚且需要晾干,两三日才能用,但灶王垒灶不必如此,只需要将锅安在灶上,点燃灶火,烧个三天三夜,便算是垒灶成功了。
只是还有剩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