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前的精准诊断与治疗指导有关键性作用。
但现在,一切都没有。
精密的仪器只能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根本不知道患者的精细损伤点在何处。
这一切,都需要方子业去摸索。
不是广义的摸索,而是真正的去摸,去索!
给方子业制定完备抢救方案的机会和时间都没给。或许也给了,但方子业并没有第一时间来。
不过,好在方子业的查体术够给力,水平足够高,任何蛛丝马迹都逃不过他的感知。
因此,方子业单手很快就找到了之前唐晓坪双手捂住的位置,并且更精细地探索了两秒钟后,选择了,双手夹持!~
对方子业很熟悉的吴勇教授把止血钳递了过来,他选择了对方子业无条件的信任!~
本来应该是方子业要止血钳才给的。
“你放!~”方子业连吴教授三个字的时间都不愿意浪费:
“顺着我的左手手腕往里进,止血钳的钳子距离我手指上方两厘米左右,大概成三十到五十度的角度夹闭!~”
“然后不要放手,一分钟之后,松开,再次予以夹闭。”
这个患者没有上ecmo,不是不愿意上,而是没机子了。
不知道为什么,或许是资源有限!~
但这就是现实,每个医院的每种医疗资源都是有限的,别人在用,就不可能取下来给这个手术室,除非是用完了有闲置的。
因此,方子业需要自行管理动脉的输出节奏,使得血液在出血的情况下完成循环。
吴勇的右手僵硬了大概两秒钟,并未废话,顺着方子业的说法就把止血钳送了进去。
当然,吴勇是非常专业的,盲操后,还敲了敲方子业的手,探查自己是不是碰到了方子业的手,不会伤害到方子业。
“往上靠,角度正确!~”方子业说完,看向重新上台的邓海波方向。
“邓教授,你另外一把止血钳顺着我的右手送进去,角度选择为九十度。”
方子业点名了邓海波,是因为唐晓坪的基本功不够。
如果邓海波没来,那只能由唐晓坪代替角色,但毕竟邓海波来了。
方子业打电话都给唐晓坪说过你能力不行,此刻就不怕当面再次“无视”他。
唐晓坪这会儿的手在轻颤,口罩在急促的呼吸节律下一闪一闪。
他摁过患者体内的血喷,便知道手放在那里会有多么紧张。
根据感知,他知道患者的主动脉破口有多大。
根据理论知识,他知道方子业现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