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的新病区,再也没有了之前的‘距离同济、协和’远地理优势。
方子业对着胡青元扫了一眼,让胡青元先把门关上。
看着胡青元把门反锁上后,方子业才道:“郑主任,您格局小了。”
“你考虑的,只是我们新院区先在光谷这边的立足问题!~”
“但我们骨科目前规划的,是我们新院区,是否可以再探寻一条让我们医院的骨科,都能够再次单独站起来的长支架。”
“不仅仅是要在光谷分院区这附近立足,而是要在汉市、在鄂省,在全国的专科面前,都略显独特。”
“我方子业目前也不会多少别的,就会做做手术,更大概率,也就会做一做与我们创伤外科相关的病种。”
“郑主任您觉得呢?”
郑炯和吴夷临两人愣了,呆滞下来。
嘴巴开合无言,眼珠子乱窜难定。
中南医院近些年来,骨科发展迅猛,不说一部分特色屹立于世界之巅,可也真的弯道超车到了全国的前列,甚至成了标杆。
郑炯来找方子业,是因为方子业这个最大的标杆想要把这个标杆给扔掉!
郑炯不敢说方子业还能不能有新的突破,他的潜意识已经做了回答。
应该可以,而且是大概率可以。
可郑炯还是要表达自己的想法:“可是?方主任。”
郑炯的思维已经被压榨得有点阻滞,说话断续:“我们能不能委婉一点?”
“先顾好眼前,既要照顾到目前来我院就诊患者的需求,又考虑到新病种的治疗探索?”
方子业道:“郑主任,您说的是非常对的。”
“既要又要,肯定是我们医院的发展方向,应该是每个医院的发展大计。”
“但既要又要,不能单独论于个人。而应该用在一个集体上。”
“是一群人去既要,另外一群人去又要。”
“如果让一个人既要又要,那思想从根本上就不纯粹了,就没有办法集中心力了。”
“就好像郑主任您,如果我既要求您具有医疗机构的具体行政管理,还需要具有某个专科技术的总体细节评定能力?”
“您往哪边去发展?”
“能不依托组建本院的专业评审团么?”
“您在为某个医生进行手术授权的时候,自己去看他到底够不够资格么?”
郑炯快速回道:“方主任,这两件事的性质是不一样的。”
方子业则也快速回道:“郑主任,这两件事的性质可能不一样。”
“但是,如果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