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严,自是不必多说。
是以,纵使心里急的是抓耳挠腮,恨不得立马就向赵卫红问个究竟。
迫于魏副首长的“压力”,晏文渊也只能无奈的向赵卫红,聊起了正事。
“看看这些文件。”
闻言,赵卫红敏锐的注意到了晏文渊话语中的重点,饶有兴致的挑了挑眉毛。
这些文件?
难不成还不止一份?
只见晏文渊快步走回办公桌前,拿起他早已整理好的文件,递给了赵卫红,随即便自顾自的拿过赵卫红面前的茶杯,缓缓斟满。
在袅袅升起的雾气,与沁人心脾的茶香中。
赵卫红垂落视线,看向了手中文件的红色标题。
【关于开展2005年度全军教材建设成果评比工作的通知】
【关于开展2005年度军队军事科学成果评比工作的通知】
这两封文件,仅仅是向科大通知了要进行评比工作这么一回事,和赵卫红个人有关的内容,可以说是基本没有。
然而下一封文件的正文中,竟是直接出现了赵卫红的名字!
【拟推荐2005年度军队军事科学研究奖暨全军优质教材评选提名项目公示】
【我单位拟推荐下列项目申报2005年度军队军事科学研究奖(科学技术进步奖),全军优质教材评选,公示内容见附录。】
【公示期如有异议,请以书面形式向教务部反映。】
【附录1:信息化部队建设基础教材——赵卫红】
虽然军校,也是部队。
但在涉及到研究方面的成果表彰,军校的表彰形式可就和部队,大不一样了。
部队里,除了一年一度的年终表彰,便是有什么重大项目,便进行一次表彰大会,对那些表现突出的个人进行表彰。
至于那种在年底总结时获得的三等功,还有嘉奖,通常是没有颁奖仪式的。
个别情况下,如果当事人在重大项目与日常训练外,做出了极其突出的表现。
那么为这个当事人,单独召开一场颁奖仪式的情况,也并不罕见。
总之,部队里的颁奖评比,主打的便是一个“速战速决。”
有功就赏,有过就罚,一如部队雷厉风行的作风。
而军校里,或者说军事科研界内,对于颁奖评比,奉行的是“优中取优”的原则。
各类科研成果诞生后,并不会像部队似的,隔上个几天便进行表彰。
而是要遵照相关规定,等到一年一度,甚至是几年一度的奖项评比召开时,进行上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