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傍晚之时,诸葛亮还令黄袭、魏延二将在夜间加强警戒,防止魏军夜袭。
可以说,该做的事情全都做了。
时间的流逝并不被任何人掌握,而是按着它自有的规律、不疾不徐的匀速流逝着。
月亮在夜空中缓慢移动着,河谷间的夜风与河水一并流淌,蜀军大营也静谧着矗立在夜色中。
丑时三刻,已是后半夜了。
今夜值夜着的参军杨仪,意外的看到了一个熟悉、却不应出现在此地的面孔。
“赵统?你如何深夜来了赤亭?”
赵统显然已经疲惫至极,从怀中摸出一份赵云的亲笔军报来,上气不接下气的说道:“魏军从阴平而来,叩白水关。家父昨日得到信后已经率军即刻向南援救去了。”
“魏军?”杨仪霍然从席中站起:“阴平之处如何会有魏军?有多少人?”
赵统一边喘着气,一边说道:“白水都尉孟离称,魏军正是从阴平桥头的方向而来。数量至少在万骑以上!”
杨仪闭口不言,认真思量了半晌后,直勾勾的看向赵统:“你来赤亭大营时,可曾与别人说过此事?”
“没有,绝对没有。”赵统连连否认:“父亲已经告知我了,我来大营后、也只见了杨参军一人!”
“那就好。”杨仪板着脸说道:“你随我来,一同去见丞相,勿要惊扰了旁人。”
“在下知晓了。”赵统点头:“还请杨参军引路。”
由于没有诸葛亮命令,即使是杨仪、也不得在夜间进入帐内。在外低声呼唤了片刻,得到诸葛亮的亲自允许后,杨仪才带着赵统进入帐内。
诸葛亮深夜见到赵统,如杨仪一般迅速警觉,张口发问了起来。
“丞相,我已问过了。”杨仪将赵云亲笔说书的军报向前递出:“魏军一万余骑从阴平方向攻至白水关外,赵将军昨日傍晚得知军情、不及请示,先率八千步卒南下援救去了。”
“阴平,阴平,阴平……”
诸葛亮一边看着赵云军报,一边口中反复念着‘阴平’二字。就这样坐在榻上、披着袍服,如老僧入定一般、闭目沉思了起来。
对于诸葛亮来说,并无需看什么舆图。蜀地的山川河流、城池关隘,全部细节都在诸葛亮心中。
时间一瞬一瞬的流走,杨仪赵统二人大气都不敢喘,都站在不远处、默默注视着闭眼思索中的丞相。
大约过了一炷香的时间,诸葛亮睁开了眼睛。
“威公,遣人去将向巨达、费文伟、魏文长、吴子远、袁公逢、陈君则六人唤来!”诸葛亮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