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祁山堡就在此处、那就叫祁山城好了。”
“以祁山一城镇守陇右,看诸葛亮还能再通过此地吗?”
听罢皇帝之言,一旁的司马懿竟莫名思索了起来。
修筑祁山城,不过是将这片纵横百里之长的西汉水谷底、充分利用起来的方式了。
那蜀相诸葛亮不过是对祁山堡围而不攻罢了,陛下修祁山城,为何又要再提到诸葛亮呢?
还有前几日西县城头放着的那张古琴,又是何意?
此前陛下在洛阳听闻诸葛亮来陇右,就不顾一切一般、亲自率中军急速来援陇右。
陛下为何对那诸葛亮这般重视?即使再是敌军大将,也不至于这般吧?
曹睿并未理会众人各异的心思,而是带着臣子们登上十五丈高、仅有一条弯曲山路与平地相连着的祁山堡。
虎卫早已将祁山堡的全部关键之处予以接管,一行人等缓步而上,一直到了祁山堡南端的城墙上方才停下。
毕竟到了二月,此时的天气,已比刚到陇右之时暖上许多。
极目远眺之下,从祁山堡向西南、河谷之地一直延伸到视线尽头。湛蓝无云的天空漫无边际,一眼数不清的大军正在向南开拔。
旗声猎猎传入耳中,更添了一丝登高望远的豪迈之感。
山河如此壮丽,曹睿竟看得有些痴了,不由得从口中吟诵出一句赋来。
“同天地之矩量兮,齐日月之辉光。永贵尊而无极兮,等年寿于东王。”
一众文臣武将都不知所以,唯有司马懿似乎从记忆里想起了些什么,皱着眉头思索着。
曹植拱手上前:“如此景致在前,此句正应献给陛下,正如臣昔日将此句献给武帝。恕臣一时也无法作出更好的诗句了。”
这时司马懿才恍然意识到,这句赋不正是来自昔日铜雀台落成之时、曹植写的一篇《登台赋》吗?
彼时铜雀台落成后,武帝曾在铜雀台上召开文会,命先帝、雍丘王二人与邺下众士子一并拟文以作庆贺。
几乎就是那次武帝对两个儿子文才的比较,开启了二人持续十余年的较量!
这篇《登台赋》写成之时,司马懿还在河内老家种田读书呢,若非曹丕后来将此事讲给司马懿听,他还不知道有这一回事。与曹丕关系最近的司马懿尚且模糊记得,其余臣子们就更不知晓了。
曹睿身为大魏皇帝,自然是坦荡且无所顾虑的。提到曹植昔日文作,也不过是借着景色有感而发、几乎脱口而出罢了。
听罢曹植之言,曹睿笑道:“若其他人说文思枯竭,朕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