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一动不动端坐堂中,用一个时辰的时间、细细将东路军分兵向北所行诸事、一条条事无巨细的向诸将问过。
先是赵云、王平,再是魏延,吴班,句扶。
最后轮到马谡之时,马谡已经几乎难以忍耐,当着众人的目光、膝行到诸葛亮身前连连叩首。
“当、当、当。”
随着马谡重重的将额头磕在地上,身旁众人的神色也愈加煎熬。有人看着马谡哭泣颤抖着的身影,也有人将目光投向诸葛亮神色萧索的面孔上。
“幼常。”诸葛亮的声音依旧沉稳:“你可知你错在何处?”
马谡抬头,涕泪交加的看向端坐堂中的诸葛丞相:“丞相命我为参军,有付我督东路军上下三万众的权责。如今东路军之败丧师两万,皆是属下调度无方,属下惟有一死以谢天下!”
“还请丞相治罪!”
出乎堂中所有人的意料,诸葛亮盯着马谡双眼说道:“你这句话依旧错了!东路军丧师两万,又岂是你一人之罪?”
马谡肯定有罪,而且肯定是跑不掉了的。诸葛亮这般说辞,将在座诸将都惊到了。魏延、吴班这两个损兵折将最多之人,已经开始在席上流汗了。
此时的诸葛亮已经从众将的述说中,将战场这十余日间的动态梳理完毕,竟如身临其境般一一道来。
“你第一件错处,乃是为图一日之先机、派遣邓芝率四千郡兵独自向前、与身后诸军隔绝将近一日路程,导致扬武将军邓芝与其部四千兵卒、尽数丧命于略阳城下!”
此事与魏延、吴班无关。同马谡一同行进的赵云、王平虽未表态,但也实际上认同了诸葛亮说的这一点。
马谡面色苍白,跪坐于地、用手撑着地面,勉强撑着自己不致倒地,缓慢僵硬的点了点头。
诸葛亮丝毫不留情面,当着堂中众人的面继续说道:
“你第二件错处,是前日、二十一日晚间,听魏延奏报其部营寨不稳、被魏军舍命急攻,拿本相的军略作为搪塞、而不使魏延移营半点!”
诸葛亮用力拍了一下桌案:“马谡!你既知魏延、吴班二将全凭营寨防御,为何在营寨不稳、魏军兵重时,还不容许魏延退后?”
说着说着,诸葛亮声音愈加大了起来,甚至还重重咳了一声:“如果魏延、吴班二将能与赵云合营,两万人集聚一起、如何能被魏军一日便攻破?定能撑到吴懿兵至!”
“我……”马谡张了张嘴,而终究没有一个字能从口中吐出。
“你的第三件错处……”
诸葛亮的表情,从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