乎同时到达略阳。
看着前面张郃骑在马上、从容的身影,陈凭跟在马后一阵感慨。什么叫名将气度、什么叫名将风姿?
当世名将,还有能出左将军其右的吗?
……
可事情却往往不能尽如人意,陇右各郡各县的形势,在诸葛亮大军来袭的消息被证实后,面临着天翻地覆一般的变化。
首当其冲的就是天水郡的冀县、和陇西郡的豲道、中陶、新兴三县。
高翔的一千骑兵,在被马遵拒绝了之后,就驻扎在冀县城外数里之处。次日,高翔得了斥候通禀,亲眼目睹了太守马遵将一千五百郡兵悉数带往上邽的方向。
高翔并没有阻拦。
丞相诸葛亮交给高翔的任务,就是凭借骑兵的机动性和威慑性,带着诸葛亮如流水线般签发了的侯爵、官职、封赏,前往陇右各郡劝降。
高翔在马遵走后,随即就又派使者进了城,与城中大姓和戍守城内的天水郡主簿尹赏,又一次的谈判了起来。
一边是威逼利诱,另一边是曲意逢迎。
从一个旁观者的角度来看,道理其实很简单了。
若此刻仍在冀县城中的大姓们秉持着高尚的家国情怀、和对大魏的忠诚之心,拒不投降。那只能说,冀县的大户们家家都值得给个关内侯。
但是,太守马遵领着城中军队跑了啊!你这个洛阳来的官员,背叛我们冀县在先,我们只不过被逼无奈啊!
不过,天水此前确实出过不少忠臣,现任大魏四名侍中之一的杨阜杨义山,就是天水郡冀县出身。
建安十七年时,马超率各部羌、胡袭击陇右,附近各郡都纷纷响应,最后只有冀县一城誓死抵抗。
杨阜就是因为那次英勇为国,这才被封为关内侯、遥领益州刺史的。
但彼时彼刻,与此时此刻却大不相同。
马超兴兵十余载,屡次出击关中、又屡次被朝廷击败,甚至还间接害死了其在邺城作为任职的父兄、全族。这种没有希望、没有前途之人,陇右各郡的明眼之人早就弃之如敝履,假意投降者,一朝反目也是应有之义。
但蜀汉与马超,能是一回事吗?
一个是穷途末路、只能纠集羌胡来攻汉人郡县的军阀,一个是据有‘大汉’之名,称了皇帝、胜过曹操的复国之辈。
此时此刻,‘汉’这个旗子,在陇右还是很有号召力的。
冀县内的四家大户姜、阎、任、赵,凑在一起商议了认真商议了数日。
得出的结论是,由姜、赵两家牵头离开冀县,由阎、任两家主持投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