些彩钢瓦被全解阵的工程兵们用工具拼接固定好,就变成了一栋栋双层的钢铁房子。
每制造好一批,就有一批人从露天的工地上搬进去。
大部分的工人此前居住的环境都是非常差的,很多都是茅草屋,所以咋一住进这种铁皮房子,都非常的高兴。
即使是一些来自城镇的工人,对于能住进这种干净的铁皮房子里也是非常高兴的,因为即使在城镇,这些愿意来工地挣辛苦钱的工人们居住的也只是一些破旧低矮的房子。
就这样,铁路沿线一个个营地遍地开,不到两个月就铺满了整条铁路线。
这些住进了铁皮房里的工人更有干劲了,因为晚上休息得好,每天的三餐都能吃饱,这相比之前的生活好了很多。
除了铁路沿线的工地陆续修建好铁皮房,东西部那些地区的公路工地也陆续完成这种铁皮房的修建。
而随着大量的人口陆续转移到工地上,城镇地区的物资供应压力也大大减轻,这给全解阵解决国内的通货膨胀问题留出了更多的时间。
王建昆这段时间在干什么呢?
他在为铁路正式修建和今后的列车批量制造忙碌着。
高速铁路和高速列车的制造是系统性工程,需要多个基础工业的协同配合,涵盖材料、装备、技术研发、能源供应和基础设施建设等多个领域。
现在前期的基础设施建设是用的人工结合部分简易的机械设备进行,这也是因为此时缅甸的基础工业水平不够而不得不采取的措施。
在80万铁路工人用肩挑手提的方式进行土工作业时,高亚钢铁城的工程机械制造厂也正在紧张的建设中。
之前他已经让缅北的各机械厂按照他提供的图纸,进行了第一批工程机械的试制。
有隧道掘进机、架桥机、运梁车、大型吊车,大型水泥罐车、大型浇筑机等。
这些工程机械已经在朗道到马冈的试验铁路上试用了一段时间。
期间陆续发现的问题已经被新人类工程师统计并反馈给了王建昆。
王建昆根据反馈的信息,让智子修改了设计,然后他利用超能力制造了一些零部件,让新人类工程师去完成替换工作。
目前最新的设计已经完成测试,可以将图纸定型了。
而高亚钢铁城的工程机械制造厂的厂房也修建完成,于是王建昆按照岗位要求,制造了1200多名新人类工程师,开始进行厂房的设备按照和生产调试工作。
预计到1985年初,第一批常规制造的工程机械就能走在生产线,供应给高速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