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哦?欧洲人这么明目张胆的吗?”
“是啊!他们可傲慢了,不过他们毕竟发展了上百年了,很多基础专利都是他们的,我们要想绕过去基本不可能,所以这专利官司很可能会输的。”
“输了会有什么结果?”
“要交罚金,还要答应一些他们提出来的条件,不然除了不能进入欧洲市场外,他们以前的殖民地市场也不能进入,会被他们查封的。”
“殖民地市场他们也管那么严?看来是要给他们一些回击了,欧洲本土市场在几年后将会有大变动,咱们现在的实力还不足,就先不考虑了,那就拿他们的殖民地市场开刀吧,正好咱们在非洲,东南亚和南美已经有了前进基地了,是时候让他们动一动了。”王建昆想了想后说道。
接下来他又询问了下内地的其他省市的基站建设进度,目前江省和bj,上海,广市这四个地方是最快的,已经有几十个基站正在建设中,其他省市还在培训国企的员工,进度比较慢。
听完汇报后,王建昆和两位总裁一起吃了顿饭。
饭后他充当潘华的随行人员,去往了建在珠江口的那家合资造船厂。
他们是坐船从海水进入珠江的,从远处看去,一片滩涂海岸上,一座占地颇大的造船厂跃出海面。
靠近了之后,王建昆看到造船厂有陆地船台10个,干船坞3座,另外还有两座更大型的船坞正在开挖,十多台大型挖掘机正在挖掘泥土。
在船厂的码头停靠上岸后,王建昆跟在潘华的后面,仔细的查看起这座造船厂。
那10座陆地船台都是用来制造小型船只的,主要是制造c-200,c-800这两种运输船以及26米到40米左右的渔船。
c-200型主要供应国内的航运公司。
c-800这种主要供应缅甸地区,同时也用在珠江及近海运输。
而3座干船坞就用来制造中型海船了。
此时船坞内正在建造的是两艘5000吨级的散货船,一艘8000吨级的散货船。
目前散货船是非常适用的,经济欠发达的地区的港口的装卸区还没有多少集装箱装卸泊位,国内的各大港口也是如此,所以这座造船厂主要制造散货船。
可别小瞧这些散货船,目前世界上能造5000吨级以上的只有10来个,国内的造船厂都只有极少的船坞能制造。
因为船只越大,船用钢板特别是龙骨钢材的强度就非常高,不然在风大浪大的海上很难安然无恙。
而正在开挖的两座干船坞分别是2万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