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机通知上面的船长,控制吊机将王建昆的摩托车吊运到货舱里。
大概10多分钟后,检票员收起舷梯,用通话器通报启航。
上面的船长在播放了一遍广播后,就加大发动机马力,将船驶离码头,往下游南京开去。
王建昆坐的是短途,所以选的是上面的硬座,他看了看,发现硬座已经坐满了,下面的软座和包厢倒是空了一半的样子。
四海航运的运输船以快速出名,大部分乘客图的就是出发准时,航行时间短,所以运营以来上座率都比较高。
船只在安庆和芜湖都有停靠,有人上船也有人下船,货物倒是没怎么动,一直到了南京终点站后,王建昆才看到里面卸下来全部的货物。
他下船后,很顺利的买到了去上海的船票,并且只要等1个小时就出发。
他于是骑上摩托车到码头附近逛了逛。
南京作为曾经的旧都,发展得还是非常不错的。
码头附近有非常多的仓库,大部分都是放的矿石煤炭以及钢铁半成品。
除了仓库外,大大小小的机械加工厂也有很多,王建昆用超能力探查了一番,发现很多都是集体企业或者是个人承包的。
看样子这里的政策还是比较宽松的,私营经济渐渐的往制造业发展了,而不仅仅是商贸业。
不过他发现这些工厂制造出来的产品质量还是非常低的,并且技术含量也非常低,大部分是一些铁桶,铁锅,铁勺和铜盆等老百姓日常生活用品,用到的机床设备都是一些老掉牙的,精度非常的差。
不过这就是此时国内制造业的常态,因为人们的日常需求用品正在从木制品向金属制品过渡,所以这些低端制造业的存在有效的解决了老百姓对金属制品的需求。
王建昆觉得自己还任重道远,要想带动这么庞大的一个民族从低级工业向高级工业转变,需要更多的耐心和更多的投入。
不过这趟远行是为了处理之前留下的一些隐患的,所以他大略考察了下就离开了。
到了上海之后,他没有去见之前的那些熟人,而是继续易容然后在一段无人江面制造出一艘改装渔船,去往之前制造小潜艇的地方。
到了那里之后,他按照之前的方式,将那艘小潜艇分解还原成各种元素,把他们封存到山体里,山洞也还原成最初的模样。
搞定了这些之后,他到了金山码头那,坐上由新人类驾驶的一艘渔船,带着往东海去。
他将靠近大陆12海里内的那些移动基站统统处理掉,把山石还原成原来的样子。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