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一个个台阶,电子每上一级台阶都要耗费一些能量。
而形成超导态的材料,其内部的晶格瞬间就贯通形成了一个真空管道,当两边有电子时,可以让电子以超高速通过,而且不消耗任何能量。
为了验证自己的理解是否正确,王建昆在单元素超导现象观察完成后,又开始了多元素材料进行观察。
在观察好几种化合物的超导变化过程中,王建昆确信自己的理解没有错,形成超导的原因就是跟他想的一样。
既然原因找到了,他将观察到的信息告诉智子,让智子帮忙分析计算,看是否能够用智子的超级计算能力发现新的超导材料。
智子根据王建昆观察的数据,用它的量子计算能力进行计算。
没多久它就结束了,告诉王建昆如果要找到高温超导,还需要进行全元素周期表的元素降温观察。
因为超导能够形成,跟原子核的震动是密切相关的,有些元素不管在什么温度下,其原子核都不能震动组合成规则的连续稳固的晶格。
但是跟其他元素结合后,又有可能形成这种奇特的结构。
所以要想通过计算发现超导新材料,那必须有足够的数据,才有可能计算得到。
而且不仅仅是单质的降温数据,还需要其与多种元素组合后的降温数据。
不过王建昆为了早点得到可用的高温超导材料,选择了缩小范围。
他决定以铝作为主材进行研究。
铝作为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今后如果需要大规模应用,不会受到原材料来源的困扰。
而且单质铝本身就能够在1.2k时发生超导现象,所以选它作为超导主材,是有极大的成功率的。
铝本身的机械性能,延展性,切削性等都很优秀,如果今后研究出的材料里铝的占比较大的话,将铝基超导体做成线缆,做各种超导元器件都会非常方便。
主材选定后,接下去就是要筛选辅助材料了。
中医里用药有君臣佐使,按照黄帝内经的解释,那就是不同的材料要起到不同的作用,从而达到解决病因的效果。那么在选择辅材时,一些明显不合适的就要先剔除出去,只有实在没办法的情况,才会考虑那些被筛选出去的。
首先不合适的就是放射性元素了,肯定是不能使用它们作为辅材的,如果用了,那么这种超导材料的使用场景将会大大的减小。
其次就是价格昂贵,储量稀少的一些元素,比如金,铂,铱等等,这类元素除非是万不得已,找不到普通元素,才会考虑这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