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章 各子公司开始成立
1982年6月16号,王建昆去永信律师事务所签署了一系列的文件,这代表着三大集团公司和各子公司即将注册完成。
不过王建昆已经不用再等待这些文件回传生效了,等各注册地的管理机构盖章就行。
同时三大集团公司也已经选定好了各自的执行总裁,他们将负责后续的公司架构组建及人员招聘,财务权限王建昆也进行了授权,10万美金以下可以先用后批,10~100万美金之间可以先电话,电报沟通然后再走流程,超过100万美金的需走完流程才能调用。
星耀集团的执行总裁是陈兴东,他目前主要在广市办公,香港的子公司将由副总裁黄坤主管。
星耀集团在香港的扩张主要是星耀机械,产能要扩大5倍,同时尽量的多买或者租用仓库来囤积欧美及苏联回收回来的二手机床设备。
同时也要新成立一个半导体公司,名字就叫做星耀半导体,主营5微米制程的x-1001芯片生产,这款芯片的性能将是仿造的8008的2倍,同时体积也会小一些,到时候将用于新一代移动电话使用。
星洲集团主要的业务是通信设备生产及通信运营,执行总裁是小舅派来的一个叫郑天明的,他是60年代末的通信和雷达专业的大学生,因为某些原因去了云南,然后第三批去的小舅的组织,去年还负责了南解阵内部的移动通信系统的组建。
星洲集团即将成立一个子公司用于生产第一代数字通信系统及终端,也就是已经在缅北山区测试运营了大半年的文本机。
这款通信设备的竞争对手就是寻呼机了,王建昆有信心可以快速赢得消费者的喜爱。
这款文本机比目前的寻呼机有极大的优势,首先就是功能强大,寻呼机只能是接收寻呼台转送的文字信息或者数字信息,每次接收的信息量非常有限,只有16个字节。
而文本机不需要寻呼台人工转发,而是发出的信息可以由基站自动发送到想联系上的文本机,每次可以最多发送160个文字或者相应字节的数字,字母或其他符合。
同时基站不像寻呼台一样需要人工进行转发信息,系统会自动匹配各文本机号码进行信息分发。
并且这套系统不需要接入电话系统,可以独立运行,初期也不需要线缆连接各基站,等后续升级扩大容量时,王建昆会让其用上目前最先进的光纤通信线缆。
前年美国的标准化ft-3光纤通信系统已经投入商业应用,王建昆之前也根据收集的资料试制过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