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导弹部分是他们亲眼所见外,其他的都是编造出来,而且怎么夸大敌人怎么来,不然他们回去如果如实汇报,丢官去职都是轻的,搞不好连命都要丢掉。
此时的缅甸政府叫做缅甸联邦社会主义共和国,虽然是叫社会主义共和国,可实行的政策却是资本主义的改良政策。
因为其独立前是英国的殖民地,大量资本都是属于殖民政府中的殖民者高官的,在独立时虽然一些公共基础设施和大型矿业和企业被新成立的政府机构接管,可管理的人员大部分还是之前的人,或者是英国人选中的代理人。
要不是二战后因为美苏争霸,英美为了拉拢住几个南亚国家,防止苏联趁虚而入将其染成彻底的红色,从而不得不把部分收益留在缅甸以改善当地的民生,缅甸政府早已坚持不下去。
其中立国时取的国名里面的联邦就代表着这个国家还没有真正实现中央集权式的统一,大部分地方还是处在自制状态,所以这种情况下军队就有很强的话语权。
特别是北方的甘高山以北,莱别山西北区域和东北的掸邦高原这些山区,更是军阀林立,只是以自治形势宣布了加入缅甸共和国,内部还是自行其是。
这些军阀势力在独立建国前就一直在互相攻伐,大鱼吃小鱼,独立建国后虽然因为上面压着一个较为强大的政府,但是互相之间小规模的战争也一直没有停止,不过都在控制着力度,没有再发生那种一方完全灭掉其中一方的战争。
不过从81年年末开始,一个以前籍籍无名的势力开始在缅北崛起,其中的成员一开始全是北方过来的华人,他们一开始只是占据了加旺及以北靠近中国的山区发展,也不怎么好战,倒是建设能力及种地能力非常不错,在缅北山区开辟出一个个梯田,当地的山民渐渐的被其种植技术吸引并发展成为其中一员。
几年之后人员越发壮大,附近的山民都被发展成其中的骨干力量,闲时练兵,忙时耕种,到了1976年,其势力渐渐不满足于在偏僻的加旺发展,于是出兵占领了群山包围的最北边一块相对平坦的土地——朗道。
从那年开始南方的政府开始派人积极搜寻这个组织的信息,得知其组织名称是叫南亚解放阵线,简称南解阵,其高层领导有5人,分别是华人李胜,岑勇,彭声,孟族人吴努,克钦族人奈温。
当时虽然南解阵出兵占领了朗道,不过那不是政府军控制的地盘,而是马家军的,政府军想出兵还要经过马家军占据的马岗,所以一番计较后觉得没有必要,周边的势力肯定会对其动手的。
没想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