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厂价是10块钱一个,毛利润有80%,因为材质和设计比当时在路边摊买的好很多,看起来很高级,也很耐用,所以有很多人来批发。
目前每天生产出来的都可以卖掉,库存就只有3万来个周转,而且过年之前这段时间北方来了很多倒爷,开始大批量的拿货,库存很快就要见底了。
舅舅说到这也很高兴,第一款量产的产品就能大卖,厂子顺利运转了起来,没白费一番心血。
王建昆当然也没让舅舅白帮忙,给他留了5%的干股,所以舅舅对这个工厂很上心,要不是王建昆劝他还是留在进出口公司,比出来管理企业更好,舅舅都想辞职了。
按照5%的干股,如果分红的话,按照现在就两条线算,一年能分到好几万块,是他现在工资的十几倍。
王建昆让舅舅赶紧把婚事定下来,到时候可以让准舅妈代持股份,分红也可以光明正大的了。
据舅舅讲准舅妈姓叶,比他小8岁,今年30岁,是一个华侨在国内的亲兄弟的女儿,之前因为家里的成分不好一直没找到合适的,后面开放后大家又冲着她家的海外关系想搭上线,她也因为年纪大了不想将就就又拖了几年。
前两个月她大伯给他介绍了舅舅,两人见了面后感觉还行就谈上了,元旦的时候舅舅还去见了女方家的父母,不出意外今年肯定可以吃到舅舅的喜酒了。
舅舅也是因为王建昆的一番分析和为了今后的家庭考虑,决定还是留在进出口公司,毕竟这是一个公职,办事会方便很多,而且今后进出口贸易肯定会大增,留在这个公司前景会更好。
舅舅跟他讲了一番准舅妈家的情况,王建昆也有了个初步印象,叶家在香山,之前是靠种地为生,他大伯回来后在当地投资了一个罐头厂,她家就不种地了,准舅妈就进厂当了会计,她之前是高中学历,本来是可以读大学的,后面因为一些原因没读,前几年她大伯回来后就再去读的中专学了会计。
王建昆当晚和舅舅聊到很晚,舅舅显然也是没把他当小孩看,跟他讲了很多事情。
第二天一大早,舅舅就骑着摩托车来到招待所,带着王建昆去了位于珠江口南沙区的电子表工厂。
这个电子表工厂是与区里合资的,区里以厂房和土地入股,折算成26%的股份,王建昆让舅舅帮忙在香港建立了一个皮包公司,跟舅舅的公司一起占64%的股份。
王建昆与大舅和小舅的股份分配分别是45%,24%和5%,目前5%还是由王建昆的公司代持,等政策明朗再划分。
小舅派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