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属于需要基层垫底,知其重而轻其重的存在,当今和太上皇一直想改变,奈何双拳难敌四手,始终不奏效。
崔闾很坦陈,说了一下自己的想法,“我滙渠地物不丰,百姓蜗居于此,难有大发展,各家庭户的条件基本属于赤贫,比之其他几个县内百姓的生活水平,是算贫苦的了,这一来是之前县老爷懒怠政务的原因,另一个也是我等富户敝帚自珍,没有便民爱民的意识,此次遭了府城那一变后,我也是想通了,不能看着别县的百姓衣食无忧,到头来自己的乡民们却过的苦哈哈的,这修路盖屋是一方面,另一方面,就是得让人走出去,流动起来,毕竟光靠接济也不是长久之计,我可以散尽家财为民谋福,别家却还是得传家过活的,我不能拉着别人同我一起吧?总要给找一条大家都能接受的路子,如此帮扶也算是仁至义尽了。”
虽初衷浅白,但意义深远,已经与上意算是不谋而合了,吕木绰这下子更加满意了,脸上的笑怎么也压不住,托起崔闾的手感叹,“崔大人不愧是毕、王、武三位大人联名举荐的,这见识见解就是非同常人,您说的非常到位,救济只能保一时,帮忙开辟新思路才是真正的慧民之举,您放心,马的事情我这边给你办了,除了战备的青壮马,我尽量让人给大人准备七到十龄的中壮马,保证帮您把这个马车站开起来。”
崔闾很高兴,把着他的手很给人一种惺惺相惜感,但其实更让他高兴的是,有了吕木绰一而再的帮说话,他的小五去到北境后,就等于是靠上了最大的靠山,比明面上的武弋鸣更厉害。
吕木绰背后的可是皇帝啊!
如此,一行人说说笑笑的到了崔氏祠堂,以及崔氏族学这边,祠堂这边的宗族事务处理中心,每天依然人来人往,断不完的家常锁事,和吵嘴,为丈量的土地多寡,缺一角一块边边都能吵翻天,把崔元池和崔长林几个人弄的天天脑仁疼。
崔氏族学正在加紧扩建宿舍,因为崔闾说了,五日一休沐,期间吃喝得全在族学内,内里招的先生已经基本到位,但各项增科依然缺少人才,不是每个人都对算学感兴趣的,另开设的木艺、工瓦匠造学科,也少有人报名,人都冲着能科考的正经学问去了。
但李湖庭和林枫却都对这些杂学表示了支持,听闻没有专业的师傅,便也当即表示,愿意给崔闾写保荐信,人才什么的,依然得去北境那边挖,开高薪不愁聘不到人。
李雁本来在崔宅里陪崔幼菱姐妹说话,正整理着人员名单,准备定个日子再开次茶话会,但这次的人员主力,都由年轻妇人,变成了在家中有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