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摄影作品相比,画作就显得稚嫩多了,像是个凑情趣的小品,起了个名字《童年》,列在展区边缘。
画作最开始是彩色铅笔画,后面是素描,两个小男孩在大树下玩耍,其中一个正把一只大甲虫放到小伙伴的手上。
第二张则是两个人一起收拾花圃,照顾破败的花花草草,重新装进盆里挪到阳光下,第三张是泥泞的操场上俩个人一起奔跑...后面几张到两个孩子长高,步入青年时代,三两笔勾勒的背景还有几分像校舍没翻新前的老二中呢。
人物都是用简笔添的五官,有的干脆没画全,之前看介绍作者是个外国留学生,但画面记载的明显是国内80后孩子的童趣,郭莹相信这位画家,不...摄影师,一定是在国内长大,否则不会有如此生动的灵感。
郭莹正看的入神,一旁有人试探的问道:“郭老师?”
小郭扭过头来,身后站着的是个皮肤白皙的帅气男人,五官柔和,年纪不大,鼻梁上带着的眼镜边框很厚,不是当下流行的无边框或者薄边款,多了几分书生气,给整个人增加了几分成熟感。
看年纪,应该是自己最初带过的几届学生,可郭老师贵人多忘事,实在想不起来了,只好问道:“你好,你是?”
面前的男人不露齿的笑笑:“我是沈露呀!”
郭莹仔细打量了好半天,才终于找出点儿熟悉的印象。
不怪郭老师认不出来,除了气质大变,沈露还应了那句“二十三,窜一窜”,青春期过了忽然开始长个儿,窜出好长一截儿,本来教室里要坐前排的个子,这会儿看着居然有些许高挑了。
郭莹:“你怎么在这儿?”
沈露目光下意识的扫了扫一旁的作品,小郭福至心灵细心了一回,看了看那些画儿,还有“lu”的署名,一下子明白过来,讶道:“啊,这是小沈露你搞的!?”
“小沈露”都奔了三,同龄人孩子都好几岁了。
“哎哟哟,简直是...厉害厉害。”郭莹夸完了画又夸人,“人也变了,这要是走在大街上,老师是认不出来啦。”
人生的每个阶段都是短短一瞬,上学的时候嫌高中课程表太满,一节课一节课的巴望着打铃,晚自习长的让人坐不住,想找八百个理由把屁股从凳子上抬起来。
现在一看,高中、青春乃至整个学生时代都是短短的一瞬,稍不注意就翻了片儿,沈露他们是小郭带的第一届毕业班,这都多少年了呀...
第63章抓包
“是啊,多少年了呢...”沈露想。
当年的医盲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