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的祠堂只有这么一个炭盆,且卫知徵又失了那么多的血,怕冷也是理所应当的。
卫知徵定定的看了一阵炭盆,半晌,他才轻笑出声:
“这么多年了,我跪了一十三年的祠堂,还是头一次有人陪我。”
“听起来,我似乎应该荣幸?”
徐韶华看了一眼卫知徵那有些发白的面色,又拨了拨炭火,卫知徵却摇了摇头,盯着徐韶华的侧脸,头一次认真道:
“该荣幸的人,应当是我才对。”
卫知徵说着,轻轻的靠在了徐韶华的肩膀上,喃喃道:
“徐同窗,借,借我靠一下,我有些累……”
徐韶华正听着声儿,就觉得肩膀一沉,他立刻抬手去探了卫知徵的额头,滚烫至极!
徐韶华只得将卫知徵先放在蒲团之上,当下也顾忌不得会不会被人发现行踪,他直接去角房取了两床被子,一铺一盖。
没多久,卫知徵便发起抖来,哪怕盖着被子,仍不住叫冷,徐韶华用湿帕子为他降温,却冷不丁被他抓住了手,嘴里还不住的唤着“娘”。
被迫当娘的徐韶华,也只是沉默一瞬,便听之任之了。
现在的卫知徵,总是让他想到曾经的自己。
那个即便被嫌弃,被厌恶,也依旧笨拙的想要得到母亲关心的自己。
天赋异禀不是他的错,可却是会让寻常人感到冒犯畏惧,哪怕是他的生身父母。
出于微妙的共情心理,徐韶华在卫知徵身旁坐了一夜,等到天蒙蒙亮的时候,卫知徵的烧才退了下去,睡的也越发安稳了。
徐韶华犹豫了一下,还是让卫知徵就这么睡着,他将一筒水放在卫知徵身旁,趁着天未大亮,悄悄离去。
徐韶华总觉得自己来了京城之后,道德底线有所下滑,这种翻墙的事儿做的是越来越多了。
不过,安王试图让卫知徵作证之事,似乎被乐阳侯断了念想,接下来,他又会怎么做呢?
徐韶华带着一身的雾气,回了宅子,大用一见徐韶华回来,先是一喜,可又反应过来现在是国子监进学的时候,郎君此时回来,莫不是在国子监受了什么委屈?
大用的脸上不藏事儿,徐韶华见状笑着宽慰了一句,说自己是出来探望同窗,大用这才放下心。
之后,大用便直接引着徐韶华去了库房,将景帝送来的茶叶、金银瓜子等物指给徐韶华看。
那东西送的都是贵重又不易被发现的,只金银瓜子便各有一匣子,整体价值与那日常齐昀拿出的箱子价值相差不大。
更不必提那作为贡品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