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人参、甘草、粳米配伍。具有清热生津、益气和胃的功效,主治伤寒、温病、暑病余热未清,气津两伤症,症见身热多汗,心胸烦闷,气逆欲呕,口干喜饮,或虚烦不寐,舌红苔少,脉虚数。
生脉散:麦冬与人参、五味子组成。有益气生津、敛阴止汗的作用,主治温热、暑热,耗气伤阴证,症见汗多神疲,体倦乏力,气短懒言,咽干口渴,舌干红少苔,脉虚数;亦治久咳伤肺,气阴两虚证,症见干咳少痰,短气自汗,口干舌燥,脉虚细。
琼玉膏:由麦冬、生地黄、人参、白茯苓组成。能滋阴润肺、益气补脾,主治肺肾阴亏,虚劳干咳,症见干咳少痰,咽燥咯血,肌肉消瘦,气短乏力,舌红少苔,脉细数。
清燥救肺汤:麦冬与桑叶、石膏、甘草、人参、胡麻仁、阿胶、杏仁、枇杷叶配伍。具有清燥润肺、养阴益气的功效,主治温燥伤肺,气阴两伤证,症见身热头痛,干咳无痰,气逆而喘,咽喉干燥,鼻燥,心烦口渴,胸满胁痛,舌干少苔,脉虚大而数。
益胃汤:麦冬与沙参、生地、玉竹、冰糖配伍。能养阴益胃,主治胃阴损伤症,症见胃脘灼热隐痛,饥不欲食,口干咽燥,大便干结,舌红少津,脉细数。
王补心丹:麦冬与丹参、当归、石菖蒲、党参、茯苓、五味子、麦冬、冬、地黄、玄参、远志、酸枣仁、柏子仁、桔梗、甘草、朱砂组成。具有滋阴养血、补心安神的功效,主治阴虚血少,神志不安症,症见心悸怔忡,虚烦失眠,神疲健忘,或梦遗,手足心热,口舌生疮,大便干结,舌红少苔,脉细数。
百合固金汤:麦冬与百合、生地黄、熟地黄、当归参、白芍、甘草、桔梗、玄参、贝母配伍。能滋养肺肾、止咳化痰,主治肺肾阴亏,虚火上炎症,症见咳嗽气喘,痰中带血,咽喉燥痛,头晕目眩,午后潮热,舌红少苔,脉细数。
五、使用方法及疗程
麦冬水煎服:取麦冬10 - 15克,加入适量清水,浸泡30分钟后,大火煮沸,再火煎煮30分钟左右,取汁服用。可用于治疗肺燥干咳、阴虚痨嗽、喉痹咽痛、津伤口渴等病症。一般7 - 14为一个疗程,可根据病情适当调整。
麦冬粉冲服:将麦冬研成细粉,每次取3 - 5克,用温水冲服。可用于治疗阴虚内热、心烦失眠等病症。一般15 - 30为一个疗程。
麦冬茶饮:取麦冬6 - 12克,用清水冲洗干净后,放入杯中,用沸水冲泡,焖泡10 - 15分钟后饮用。可反复冲泡,直至味道变淡。可用于日常养生保健,缓解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