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花粉 4.5 克。水五杯,煮取二杯,日再服。轻清宣透,滋养肺胃阴津,主治燥伤肺胃阴分,津液亏损,咽干口渴,干咳痰少而黏,或发热,脉细数,舌红少苔者。方中麦冬与沙参、玉竹等滋阴润肺之品同用,滋养肺胃之阴,同时配伍桑叶、扁豆等清清之品,清宣燥热而不燥烈,共奏清养肺胃、生津润燥之效,对于秋燥之邪损伤肺胃阴津所导致的一系列症状有很好的缓解作用,是治疗燥证的常用方剂之一。
5. 一贯煎(《续名医类案》):北沙参 9 克,麦冬 9 克,当归 9 克,生地黄 18 克,枸杞子 9 克,川楝子 4.5 克。水煎服,每日一剂。滋阴疏肝,主治肝肾阴虚,肝气郁滞症,胸脘胁痛,吞酸吐苦,咽干口燥,舌红少津,脉细弱或虚弦。麦冬在方中滋养肺胃之阴,与其他滋阴养血、疏肝理气之药配伍,使肝体得养,肝气条达,阴液充足,则诸症自除,对于慢性肝炎、慢性胃炎、肋间神经痛等属肝肾阴虚、肝郁气滞者有较好的疗效,体现了麦冬滋阴柔肝、益胃生津的作用,通过滋养肝胃之阴,达到调理全身气机和脏腑功能的目的。
6. 养胃汤(《证治准绳》):麦冬 30 克,甘草 10 克,白芍药 20 克,白术 15 克,茯苓 15 克,人参 10 克,黄芪 15 克,当归 10 克。上为粗末,每服 15 克,加生姜 5 片,大枣 2 枚,水煎服。功能健脾养胃,主治脾胃虚弱,食欲不振,胃脘疼痛,面色萎黄,神疲乏力,舌淡苔白,脉虚弱。麦冬在此方中,既助人参、黄芪、白术等补脾益气之药滋养脾胃之阴,又能防止诸药温燥太过而伤阴,使脾胃之气阴双补,对于脾胃虚弱,运化无力,同时又伴有胃阴不足之证有良好的调理作用,促进脾胃的消化吸收功能恢复,增强体质,改善全身的营养状况和功能状态。
7. 清营汤(《温病条辨》):犀角(水牛角代)30 克,生地 15 克,玄参 9 克,竹叶心 3 克,麦冬 9 克,丹参 6 克,黄连 5 克,银花 9 克,连翘 6 克。水八杯,煮取三杯,日三服。清营解毒,透热养阴,主治热入营分证,身热夜甚,神烦少寐,时有谵语,目常喜开或喜闭,口渴或不渴,斑疹隐隐,脉细数,舌绛而干。麦冬在方中与生地、玄参等配伍,清营热而滋营阴,使营热得清,阴液得复,配合银花、连翘等清热解毒之品,共奏清营透热、养阴生津之效,对于温热之邪内陷营分所出现的一系列症状有较好的治疗作用,是温病治疗中清营凉血法的代表方剂之一,体现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