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你跪得好,在书房去了‘试’。”曹化淳笑了笑。
“还是提督教得好。”陆文昭听懂了。但他不知道的是,自改天换地以来,全国的锦衣卫只有他一个人升了职。
翻开备案文书,陆文昭终于明白这份差事究竟是怎么到他手上来的:北镇抚司请经历司协办,经历司没有拒绝,当天就去礼部把人给抓了。但第二天经历司却以“司务繁忙”为由,将案犯转到了东司房。
这太奇怪了。孙如游是唯二的两条大鱼,田尔耕将之交给骆掌卫的儿子没什么好奇怪的。但经历司拿了差事抓了人又不审了。
“前天晚上一定发生了什么。”陆文昭喃喃自语。
“这重要吗?”曹化淳不仅是署理常务的司礼监提督太监,更是王安的大儿子,清楚的知道方从哲拜访骆思恭的事情。
“不重要吗?”陆文昭将文书递还。
“其他人怎么想,跟你有什么关系。”曹化淳看向陆文昭,问道:“你是怎么想的?”
“我”他就是不知道该怎么想才来走曹化淳的门路。
曹化淳也不急。他移开视线,端起自己的茶盏,用唇尖轻轻地试了一下,发现它已不再炙口。
陆文昭陷入了沉思:田同知巴结骆掌卫,把大鱼交给骆养性,骆养性因为某事把伸出去的手缩了回来,这件事是什么?这重要吗?重要吗不重要!
“在下明白了。”陆文昭点头起身。
“喝了茶再走嘛。”曹化淳用指尖敲了敲盏盖。
“多谢提督大人。”陆文昭举起茶盏,正准备将之一饮而尽,却听见曹化淳说:“这可是贡茶,喝得太急品不出味儿。”
——————
午时四刻,东司房狱。
大明有刑部、大理寺、都察院等三法司,但实际上三法司却几乎没有问审官员的权力。
大理寺不设监狱,都察院虽有台狱司“狱司”,但只是九品小官,管不了在朝上仍有同僚的官员。而大部分下诏逮捕又经刑科给事中佥签的案件,本就不归刑部掌管。所以有明一代,对官员的问审几乎全由锦衣卫司掌。
宪宗成化元年,上令北镇抚司掌锦衣狱,并增铸北镇抚司印信,一切刑狱专呈皇帝,无须通过掌卫事转达,而锦衣卫官员中不掌刑狱者亦不得干预其事。
时迁事易。正德时,提督东、西、南、北、中五城兵马司的西司房搬出指挥使司衙门,建衙设狱,负责统一收监并问审各兵马司移交的犯人,称西司房狱。嘉靖时,东司房亦建衙设狱,称东司房狱。
因此,北京的锦衣卫便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