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不眼馋?
“咱没那么大能力,弄个几千两银子总可以吧。”
这种想法一旦泛滥,由此可知维扬盐商在各府县的艰难处境,就像吸血的蚊蝇一般嗡嗡叫,赶都赶不走。
所以各家盐商纷纷书信朝廷的官员,自然哭诉一番,不用细表。
王承尧神情萧瑟的长叹一声,放下手中的茶盏说道;“文秀贤弟,看来你我都老了,不中用了。家里的事儿都护不住,全然没了脸面。”
“脸面事小,胳膊扭不过大腿。”李文秀倒是看得开,用开解的语气说道;
“恭亲王的身子骨龙精虎猛,至少还有二三十年的寿限,你我可熬不了那么久。
潮起潮落乃是天定,人力不可违也。
你我的宗族享受一百多年福荫,富贵滔天,总不能天下的好事全被咱们占尽了。
银子多了就多用,银子少了就少用。
各房族人节俭些也就是了,明知不可为而为之,是为不智也。
我随后请人去恭亲王府打探消息,看是指婚的哪家朝廷大员?
如此一来
这个年轻的郑将军,在恭亲王心中有何分量,大致也估算的出来。”
“可,此乃老成谋事之言,观定而后动,大善也。”王承尧脸色缓和的点头同意。
李文秀笑着说道;“早前,老夫下了一步闲子,在郑将军刚刚抵达京师时,就请张佩伦大人到府拜访。
两人交谈甚欢,也算有了点香火情。
若此人得恭亲王看重,可请张佩伦大人从中斡旋,善加结好,也是一桩化干戈为玉帛的美事啊!”
“文秀贤弟布局深远,进可攻,退可守,老夫不及也,如此甚妙!”王承尧听了脸上果然露出笑容,抚掌大笑说道。
他们这些老于事故的朝廷官员,为家乡宗族出力,最主要的是源于利益关系,而不是亲情。
遇事之后,可不能把自己搭进去。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