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哈哈……客气,客气,一点浅见而已。”
“那里,本官一定要好好求教,还望张大人不吝赐教。”
两人寒暄着进入书房,郑国辉言语热情谦逊,当真是一拍即合,气氛营造得极为融洽。
郑国辉可不敢小看京师的官僚,谁知道背后站着哪个大佛?
京师的官员可没有表面上那么简单,绝不能以官品看人,朝廷六部的很多下级吏员,往往才是主事人。
自清一朝,便是高度的封建中央集权制度,留给下面省、府、县的权利很少。
就比如户部
各省军事民政开支繁复多样,皆需到户部审核报销,高高在上的户部大员很少会看那些账册,只管签字就可。
真正审核帐册的人,就是底层官僚和吏员,他们的意见往往起到主导作用。
有些省份的账目清册拖延十几年,历任多位省府主官,其中的衔接和历史问题更是多不胜数,根本经不起挑毛病。
户部的经办人员就抓住现实问题,反复刁难、批驳,不是说“账目不清”就是要求“发回重做”,目的就是索取贿赂,要钱要好处。
户部书吏一般根据申请部门的报销金额来抽成,他们称为“厘”。
地方官府则称之为“部费”,也就是抽佣。
无论什么称呼,反正银子不给足,事情是断断办不了的。
户部如此,工部、兵部等其他朝廷部门也是如此,詹事府给皇家和宗室办差,自然也少不了这种现象。
那些不得圣眷的皇子,嫔妃,少不了要被詹事府克扣刁难,这都是看人下菜碟的事儿。
“部费”能有多少呢?
据消息灵通人士估计,朝廷六部一年的“部费”在千万两白银左右,基本上被各级官员和底层书吏们贪墨了。
这个年代
朝廷一年的财政收入也不过4000~4500万两白银,可见漏洞有多大?
所以,在京师中结交官员,不能小看任何一人。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