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豚和鳄鱼,两三尺长的大肥鱼更是多到数不过来。
这一年多来
随着郑国辉手中的权柄飞速扩展,崇明岛的建设也驶上了快车道。
农闲时候的道路迅速延伸,开拓,各种水田,沟渠也都集中精力挖掘,取得了不菲的开拓成果。
这一片肥沃之地,特别适合于种植喜水的稻米,产量相当不错。
现在最大的问题就是缺少耕牛,郑国辉听后果断的决定,拨款4万两白银,专门用于购置耕牛,骡子,驴和马这些大牲口,总数约莫一千余头。
购置来的这些大牲口,不但可以用于农耕,而且可以繁衍养殖,贩卖出去也是一笔不错的收益。
反正崇明岛上野草树林茂盛,随便放养都能活的很好,根本不用去管,也不怕跑了,那真是省力又省心。
郑国辉这段时间积攒了十三万两白银的私财,拿出4万两白银购置大牲口,在预留3万两白银购置武器装备。
剩下的钱,要留着用于购置西洋大海船,都有重要的用途。
6万两白银的话,按照当前的物价
购置一艘能够下南洋的千石福船,用料银加上工银等等,约值1500两~1800两之间,出入不会太大。
区别在于所用的木料,用部分拆船料能够节省成本,最好的铁木价格自然更贵。
若购置一艘西洋二手的旧帆船,载运量也是千石左右,所需耗费的就多了,约在4000多至6000两白银之间。
区别在于船况和配置,很多弗朗基商人的风帆大船都配有西洋火炮,一般3~8门不等,每门青铜火炮值数百两,价格差异就出来了。
福船是平底船型,西洋帆船是尖底船型,用料自然多的多,能够承受的风浪和恶劣气候更强,船帆受风更好,航行速度也更快。
相较之下,多些银两还是值得的。
这段时间以来
郑氏家族四处求购千石大福船,船队规模已经增长到67艘,其中千石大福船有14艘,定下的千石福船还有20多艘。
这样的一艘千石福船,长约三十余米,宽约十余米,在运载大量粮食和武器弹药的同时,可以载运220~280名士兵之间。
少装些士兵,活动空间就大些。
若是距离短或者中途可以换乘,那么就可以多装载些士兵,相对环境要恶劣许多,会造成不必要的减员。
所以,郑国辉计划派人前往海南岛,先行向海南岛输送一部分人口,购买大块地皮,在当地耕种生息,并储存粮食。
今后开始大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