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地方,过几年以另一个小姐的名声回府再嫁人。
看似安排很妥当,事实上也是在嫌弃她。
她心里很清楚,作为出过大儒的世家大族有一个和离的女子会连累族中其他姑娘的声誉。
而且,一个当母亲的人让她抛下孩子单独去享福,黄氏是做不到这么自私,所以她选择了跟着肖家人来蜀地。
这一路上,她都不停的在后悔出妥协之间纠结。
看到肖家被除族时黄氏内心忐忑不安,她真怕自己和四个孩子都饿死在蜀地。
还好,有春暖的张罗,肖家过上了有饭吃有衣穿的小日子。
相对于春暖春宁的各种想法,黄氏只有一个念头:希望孩子们能努力能争气,能做一个不鸣则已,一鸣惊人,从蜀地飞出去。
虽然皇上下了圣旨肖家三代以内不能科举,但是她还知道一条道:在民间声名鹊起照旧能成为大儒,能耀眼显贵于人前。她坚信努力付出总会有收获的。
“但是,春宁,你要理解三婶,三婶实在是受了黄家多年熏陶,知道这一条路有多难走,但是也不放弃,只想春安春强能做出成绩。”
春宁点了点头。
“三婶,我明白的。既然你不同意,就当我没说这事儿。”
“春宁,对不起。”
“三婶,一家人不说两家话,人各有志我们都不勉强。”春宁道:“此事告一段落,不再提了。”
春宁原本想在这兄弟俩之间选一个来学,结果三婶一个都不愿意学。
身为太医的儿媳,她居然赤裸裸的嫌弃学医学药。
强扭的瓜不甜,不学就不学吧。
春宁挽起了袖子决定自己上。
“如何,碰壁了吧?”
“阿姐你真是太了解三婶了。”
“我不是了解三婶,我知道一个当母亲的人的想法。”
“是啊,三婶让我理解她,我能理解。”春宁道“阿姐,你教我吧,我会用心的学。”
“好,我也会用心的教导。”春暖觉得春宁跟着自己学也挺好的。
不得不说,春宁学习相当的认真。
每一个初学者都是从背汤头歌开始的,春宁只背了一会儿就能记下了。
看着春宁信心满满的样子,春暖都替他心疼。
是的,在肖家,最会读书的绝对不是春安春强,而是她的阿弟春宁。
明明有这么好的天赋,却被飞来横祸一朝落入了尘埃,成了最末等的商人。
为了能好好的生存生活,甚至连末等的商人都算不上事儿他也做。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