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章 裂土(下)
“王爷,如此可有诚意?”
惠琳微微躬身,轻声道。
“敦煌以西的三城?”
杨林若有所思的看着西域堪舆图,道:“达头可汗,要割让哪三座城池?”
敦煌,北周时为敦煌郡,大隋开皇二年,改敦煌郡为敦煌县,仍隶属瓜州,成为瓜州治所。
敦煌以东,是玉门、酒泉、张掖,皆是大隋疆域,敦煌以西则是西域诸国。
对于西域诸国,杨林还是很重视的。这些国家处于战略要地,它们国力或许不强,但它们所处的位置,却十分紧要。
惠琳垂首,声线平稳,道:“伊吾、鄯善,还有高昌,达头可汗愿将此三城,献予大隋。”
“这三座城池,”
杨林的指尖,骤然顿在羊皮绘制的堪舆图上。
伊吾紧邻敦煌,乃丝绸之路北道的咽喉,控制此处,便能掌控北疆商路,威慑草原部落。
鄯善扼守南道,对稳定西域南部局势至关重要。
高昌土地肥沃,农耕兴盛,处于交通枢纽,是西域诸国重要的粮草补给地。
杨林低声道:“达头可汗真是好大方啊,”
西域四十四国,伊吾、鄯善、高昌皆为要冲。
达头现在竟将这三城,拱手交到大隋的手上,有了这三城捏在手里,那就是半个丝绸之路捏在手上。
这对于一直准备南下的大隋,是个极大的诱惑。
杨林眸光深邃,在昏黄烛火下,堪舆图上的墨迹,仿佛都跳动起来。
他旋即轻笑一声,道:“大师,你回去告诉达头可汗,这诚意,本王代朝廷,代天子收下了。”
惠琳双手合十,道:“阿弥陀佛,那贫僧就静候王爷退兵了。”
说罢,转身稳步离去,僧袍在夜风中扬起弧线。
待惠琳身影消失,杨林目光瞬间转冷,他大步走到营帐中央。
“这个达头,高昌三城,说舍就舍,是个人物。”
左天成蹙眉,道:“千岁,高昌三城,虽是城,但实则是一国,高昌国国主是麴干固,麴干固,当国二十年,与突厥和吐谷浑交好,左右逢源。末将前年在鄯州驻守时,听吐谷浑人谈起过这个高昌国主。”
高昌国,是西域的一个佛教国家,百年间已历四朝,分别是阚氏高昌、张氏高昌、马氏高昌及麴氏高昌,其中麴氏高昌享国最久。
先汉元帝时,就在这里建筑军事壁垒,地势高敞,人庶昌盛,称之为高昌壁,又称高昌垒。
“麴干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