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阁楼内堂,隔着珠帘,接受族人拜礼。
郑贵妃父亲名叫郑开举,是郑仁泰堂弟,本是郑氏偏房,因郑贵妃之故,领太常寺少卿。
年初大朝会后,又被郑氏推为族长。
郑贵妃母亲则是博陵崔氏女。另有一祖母,是陇西李氏出身,有一品诰命在身。
郑贵妃与父亲感情不好,族中牵挂之人,唯有祖母、母亲和一位幼弟。
待男眷行礼退下,郑贵妃上前拉住祖母和母亲的手,含泪道:“祖母身子可还健朗,母亲心疾之症可好些?”
李氏一脸慈祥,含笑道:“好好,一切都好。”
崔氏则抹着泪,道:“你遣人派来的御医给看过,开了一道方子,近来好多了,你在宫中,可还……”
郑贵妃笑着打断:“女儿一切都好,若非如此,也无法归家省亲。鸣玉呢,何不见他人?”
崔氏忙道:“正在屋外候见呢。”
郑贵妃忙让他进来。不一会,郑鸣玉便大步走了进来,朝郑贵妃行了一礼。
郑贵妃忙把他搀扶住,细细打量着弟弟。
见他长的愈加风流俊俏,暗暗欣喜,在他头上比了比,笑道:“上次见时,才到我肩膀,如今都快比我高了。”
拉着郑鸣玉在身边坐下,细细问他功课,又朝李氏和崔氏道:“鸣玉如此模样,可相好亲家?”
古人早婚,尤其是贵族子弟。
郑鸣玉忽然道:“阿姊,我要娶卢家妹妹为妻。”
郑贵妃微微一愣,向祖母和母亲看去。
李氏微微一笑,道:“就是你二姑姑的女儿,范阳卢氏,卢婉君。平日你二姑常带她来府上,他们表兄妹就常在一起玩耍。”
崔氏忽然道:“鸣玉这孩子贪玩,也经常与你姨妈的女儿一起玩耍,那孩子是太原王氏,王芸芳,我在信中给你提过,挺好一个孩子。”
郑贵妃顿时明白过来,祖母和母亲,分别看中不同女子,故而未定婚事。
她想了想,问道:“那两个孩子目下可在府中?”
李氏和崔氏都说在,郑贵妃便命人将两女请入后堂。
两女刚一入内,她便暗赞一声。
只见那卢婉君粉颈柳腰,眼波流转,柔媚无骨。王芸芳体态丰腴,温文尔雅,风姿绰约。
郑贵妃细细打量一阵,发现卢婉君脸色苍白,有如弱柳扶风,似怀疾病,暗叹道:“这孩子模样虽俊,身子却不大好,可惜了。”
两女朝她下拜后,郑贵妃与她们寒暄两句,便让二女退下。
筵宴后,郑贵妃出了题,考教族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