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志,建造出基于向量处理器的超级计算机。
富士公司更是在一九九四年到九六年建造出全球最快的超级计算机,一共用了一百六十六张向量处理器,每张卡每秒能够做到十七亿次浮点运算。
随后是日立公司的sr2201凭借这是2048块用高速3d交错网络连接的处理器,实现了每秒6000亿次浮点运算的峰值。
当然这是原时空的事情,这个时空,肯定不会再发生这样的事情了。
现在的星云超算已经朝着大规模并行处理技术发起猛烈冲击。
纵观原时空的超级计算机发展历程,总共是经历了向量机、对称多处理机、大规模并行处理机,以及未来的集群的体系结构。
超算它并不是简单的cpu堆积,而是需要有很多专有的技术来保证众多处理器一起协调并行处理,这并不是一项简单的工作。
慈云桂和他的技术团队,看似没有这方面的经验,实际上,那是因为他们的方向错了。
银河巨型超算本来就是基于美国克雷公司的cray1超算来进行研发的,这本来就是七十年代的产品,可现如今是八十年代,而且王多鱼拿出来的星云超算是大规模并行处理技术。
这项技术,在现如今的时代,还仅仅只是刚萌芽阶段,思维机器公司还在研发cm1呢,他们最少需要在一九八五年的时候,才能够让cm1面世。
哈工大未来如果还想继续领跑全球超级计算机市场,那么就必须要继续扩大技术团队,而慈云桂和他的团队,是王多鱼最想拿下的。
正所谓人无远虑必有近忧,王多鱼非常清楚超算市场的风云变幻,或许因为他的入局,那么国外可能会发生巨大的改变。
而超级计算机涉及到的关键技术非常多,包括适用于超级计算的多/众核处理器技术、高速大容量的数据缓存技术、能够处理大量并发请求的低延迟高带宽的互联网络技术、以及低能耗的降温散热技术等。
刘德本和吕恭良两人闻言,表示没有问题。
“不管怎样,我们都会尽量为你争取!”
王多鱼表示感谢,正要起身离开,刘德本喊住了他:
“你们星云超算项目的场地早就规划出来了,什么时候投入运营?”
“等慈云桂他们这支团队加入过来之后,就可以投入运营了”
星云超级计算机的生产其实并不需要多大的场地,但是对场地本身的要求非常高。
哈工大有很多场地,几乎每年都会规划一大批场地,主要原因是因为哈工大内有很多项目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9页 / 共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