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记,我们不要管北大复旦他们怎么说,没有绝对的公平,也没有绝对的不公平,咱们哈工大要是在京城的话,北大和清华早就靠边站了,哪里还能够叽叽歪歪?”
王多鱼听完之后,直接打断道:
“这件事就这样吧,以参赛选手的意愿为准.”
说完之后,他就沉默了,但刘德本他们都能够明显感受到,他应该还有话没有说完。
因为此时的王多鱼想到了很多,虽然这些都是未来才有可能发生的事情。
但现如今的八十年代,已经非常野蛮了,任何事情都有可能发生。
比如类似石晓峰这样的人,他们在偏远山区,信息落后,被人涂抹掉名字,然后顶替原本高考成绩很厉害的人来读大学。
那么在数学竞赛中搞什么小动作,也就很正常了。
这种比赛,在最开始的阶段,当然是非常好的事情,但到了未来,肯定会慢慢僵化。
甚至是成为一条产业链等等。
尽管王多鱼现在思考这一点,似乎有点过于担忧了,可实际上呢?
情况只会比他想象的还要糟糕。
在他思考的时候,刘德本他们都没有说话,以免打扰到他。
沉思了一会儿之后,王多鱼这才开口说道:
“从今年开始,我计划在我们哈工大内部,成立一个计算机科学实验班,针对每年的新生进行内部选拔考试,每年的九月初,所有新生入学之后,都可以参加这样的考试”
“这个实验班,我也会在他们大二或者大三的时候,专门开课.”
“除了这个实验班之外,我们哈工大也应该成立自己的哈工大附属中学和附属小学了.全国各地区的学生都可以参加自主招生考试,只要能够通过考试,那就可以顺利进入我们的附属小学和中学读书.”
天才班、实验班、附属学校!
这是三板斧,也是王多鱼自认为能够针对未来一些情况作出的改变。
或许这些天才班、实验班和附属学校制度,也有可能在未来变得僵化,那就到时候再说。
总之,现在的哈工大需要强大起来,要成为全国最顶尖、全球最顶尖的大学,就不能够只靠从其他地方招收来的学生撑门面。
国内有那么多的天才待发掘,他们也许在生活的重担之下,彻底泯然众人矣。
所以王多鱼希望能够通过这些多重制度之下,将更多的天才汇聚到哈工大来培养。
作为国防七子之一,也作为七五重点建设高校之一,哈工大必须有这样的担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1页 / 共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