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
把后续内容给断在章节末尾,让人不上不下,非常难受。
于是谢尔盖诺维科夫拿起笔,先是给哈工大这边回信,表示论文没有问题,然后又给王多鱼写了一封回信,威胁后者马上把后续的证明论文寄过来,否则的话,他会去哈工大当面讨要。
跟谢尔盖诺维科夫一样,同时把信件寄出去的还有希策布鲁赫。
在德国麦克斯普朗克数学所,作为首任所长的希策布鲁赫,他也同样接到了哈工大的信件。
对于王多鱼这位顶级数学天才,希策布鲁赫也是非常欣赏。
虽然大家都在不同的国家,但在数学领域内,特别是纯粹数学理论领域,大家都是志同道合的人。
所以他非常乐意地答应了王多鱼的请求,愿意给《哈工大数学期刊》进行审稿。
从美国到北极熊帝国,再到德国、大不列颠、日本等国家,王多鱼总共找了六名数学教授帮忙审核他的论文。
无一例外,这些人的答复都惊人一致。
如果不是一致的话,那么王多鱼都要怀疑这些人的智商水平了,或者是这些人都是假冒的。
因为王多鱼寄出去的论文,有非常详尽的证明过程,他们不可能看不懂。
在进入十月二十七日这一天,当哈工大这边收到了所有审核通过的通知之后,吴从炘就迫不及待地通知印刷厂开始印刷了。
《哈工大数学期刊》分为国内版和国际版,目前订购的机构和个人并不多,国内的有两百三十份,国外的仅有五十七份。
就这,还是因为王多鱼的关系,所以才有这么多人订购了。
换句话说,他们都是看在王多鱼的份上,友情订购。
但王多鱼相信,其他人很快就会后悔了。
毕竟他已经在费马猜想这道题上面有了阶段性的科研成果。
如果有人去采访丘成桐、谢尔盖诺维科夫、希策布鲁赫等人,那么必然会发现一个惊人的事实,那就是王多鱼很有可能已经完成了后续的证明。
虽然这个结论十分惊人,并且也还没有被证实,但毫无疑问,这一切都是很有可能的事情。
京城,燕园内。
“他没有创作瓶颈的么?这可是费马猜想啊,全世界最顶级的数学问题之一,他是怎么能够在如此短短几个月的时间内就证明完成呢?”
数学系教学楼,一群数学教授、讲师们聚在一起,面面相觑。
听到周易良教授的话,冯新德马上说道:
“或许周教授说得对,人家王教授确实没有创作瓶颈,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6页 / 共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