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有自己的工作要忙,我招的这些都是大二大三学生,可塑性更高一些.”
其实最重要的原因是那些老师的水平,良莠不齐,远不如这些大学生。
比如杨秀华他们这些老师,科研水平非常普通,敲敲边鼓还行,真让他们上战场的话,那指定不行的。
哈工大为什么只有吴从炘这一位正教授?
因为师资力量本来就不行,而杨秀华、苏正淮、邵宗健等老师们,都不是正常的高考途径上来的老师。
相反,那些大二大三的学生,一个个都是从几百万考生当中,优中选优才被录取的。
这样的学生比那些被推荐上来的工农兵大学生强太多了。
见王多鱼这么说,吴从炘便没有继续再说什么了。
此事就这么定了下来,第一轮笔试传开之后,很多人都有点懵圈。
但报名人数那么多,如果不筛选一下的话,确实不行。
一周后,第二轮复试的名单出来了,薛晓玲那么厉害的人居然不在其中。
荣光夏等人也都被踢出来了。
于是他们纷纷找到了王多鱼要说法,后者只好坦白道:
“对,是我把你们从名单中踢出来的,你们不适合做计算机方面的研究,你们现阶段先完成纯理论数学的学习,特别是我之前跟你们授课的那些数学工具,你们要是学会了,我会跟校长申请,让你们提前毕业。”
“这一次的分布式计算机项目对我来说,非常重要,我不需要有三心两意的人加入我的团队,所以你们只能退出!”
如果仔细观察就会发现,七八月份听过王多鱼那门课程的三十位同学,全都不在这个名单上面。
因为他们这三十人就是哈工大数学系的种子学生。
在他们还没彻底放弃之前,王多鱼是不会让他们加入其他项目的。
薛晓玲、荣光夏他们虽然不甘心,但也只能无奈接受。
又三天之后,三十名终选名单已经出来了,张贴在了公告栏上面。
人员名单出来之后,王多鱼马上开始行动,就在计算数学系教学楼五楼这边,启动了这个项目。
“大家好,我是王多鱼,是分布式计算机项目的负责人”
“项目在半个月前就已经启动了,你们现在看到的三台计算机就是我们这个项目的财产之一”
“以下的资料,就是我需要你们熟悉并且掌握的技术,未来一周内你们都必须熟悉,如果谁无法完成任务,那么一周后,我会请对方离开”
这么严苛?
通过终选的同学们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12页